[市场分析]海内外金属市场预测
2005年06月09日 9:4
5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市场分析]海内外金属市场预测
铜 、 铝
盘前提示:
东 方:铜:受获利回吐盘打压,昨日LME3月铜再次呈现冲高回落的震荡走势,最终收于3238美圆/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8美圆/吨,波动范围在3274.5~3220美圆/吨,昨日LME铜库存下降了500吨至4.07万吨,为8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昨日现货贴水回落至191美圆/吨,早盘受到空头回补盘推动,铜价一度上涨至3274美圆,但随后遭受多头获利回吐使得铜价回落,短期内铜价下方的强支撑位于3180美圆一线,上方的强阻力位于3320美圆一线,短期内LME3月铜将出现宽幅波动,但从另一方面考虑,目前铜价走势和铜库存息息相关,在目前铜库存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铜价未能进一步攀升,一旦铜库存出现增长,那铜价往上运行的可能性就将更小。昨日国内沪铜呈现震荡回落的走势,昨日国内长江现货报价回落至34480~34630元/吨,6月合约逐步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操作上暂时应进行盘中短线操作。
铝:昨日LME3月铝出现震荡回落的走势,最终收盘收于1732美圆/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14美圆/吨,昨日LME铝库存上升了900吨至55.84万吨。昨日国内沪铝呈现低开高走的态势,主要受到国内现货铝价支撑,昨日国内现货报价变化不大为17140~17160元/吨,仍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短期铝价将再次维持震荡,操作上观望。
马宏庆:LME铜价周三收低,潜在的基本面恶化压制了铜价的进一步走高,但庞大的注销仓单则在短期内支撑了价格在高位震荡,而1万多吨的注销仓单中超过一半在新奥尔良的仓库中,这与美国7月合约的挤仓不无关系。不过随着铜价的上行,持仓水平也出现激增,显示多空对后市分歧变大,多头的理由显然仍旧是库存,而空头则立足于铜市场的基本面。因此只有当库存开始增加才能平和这种分歧,而之前我们将看到注销仓单的显著减少以及现货升水的回落。根据价格曲线领先于库存曲线的一般性假设,我们认为铜价已经出现了顶部特征,而近期市场持仓水平的激增以及注销仓单的高企预示铜价的顶部仍旧有反复。建议投资者耐心观望,等待抛空时机的出现。
海外快递:
LME市场报道:
LME基金属8日收盘走低。三个月期铜多数时段受制于相对窄幅区间。综合外电6月8日报道,犹豫不决的交易行为令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8日多数时段交易于相对窄幅区间,收盘微幅走低。其他基金属收盘亦下挫。交易员称,8日交投受抑,少量的基金卖盘阻止了价格的任何持续上涨。早盘时段,三个月期铜试图再升至6日所触及的3,300美元/公吨高点,但卖盘于3,274美元/公吨水平出现,并持续了大部分下午交易时段。
三个月期铜收盘微幅走低,下跌15美元报3,237美元/公吨。早盘,三个月期铝未受到期铜走强的影响,走势平静,收盘走低至1,731美元/公吨。三个月期锌微幅下挫,收盘报1,299美元/公吨。锡下跌2.3%报7,525美元/公吨。交易员称,若锡价未能守稳7,400美元/公吨支撑,可能加速向7,000-7,200美元/公吨下滑。
COMEX铜市报道:
由于处于历史低水平的库存限制了卖盘,COMEX高级铜8日收盘走高。综合外电6月8日报道,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高级铜8日早盘曾跌至四天低点152.90美分/磅,但收盘收高,因为处于历史低水平的库存限制了卖盘。主力七月合约收盘上涨30点,报154.60美分/磅。交易区间为152.90-155.20美分/磅。曾推动七月合约于隔夜升至合约高点的近期空头回补兴趣在即日枯竭,短线交易商开始了新一轮的获利回吐,打压铜价早盘疲弱。但由于缺乏持续的跟进兴趣,卖盘压力减弱,并出现了少量逢低买盘和平仓。
由于低库存将促进买盘,而历史高点的价格将刺激逢高卖盘,因此许多市场观察人士预期七月期铜近期将形成宽幅和波动的走势。一大型美国经纪行的场内交易员称,显然目前铜库存仍在下降,但市场情绪浮躁,因此只要库存两周稳步上升,市场情绪将迅速转为打压铜价。预计七月期铜初步支撑位为152美分/磅,然后是150美分/磅。预计初步阻力位为158美分/磅。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