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2005年6月8日 世界面临钨短缺
2005年06月08日 9:57
8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2005年6月8日 世界面临钨短缺
2005年以来,加工工业重要的原料钨精矿价格已从3万余元/吨暴涨到目前的将近12万元/吨,4个月内增长300%。“这仿佛是蒙在中国这个世界加工中心上空的一层阴云,产业界的暴风雨随时将到来。”当中国钨业协会副秘书长祝修盛26日在中国矿产开发暨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研讨会上作出如此表示时,整个会场一片哗然。
据祝修盛介绍,钨广泛应用于刀刃具、模具等的生产中。“这种暴涨主要是供求关系所造成的,而造成这种供求关系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包含加工制造业发展因素以外,还有出口过量的因素在内。”祝修盛说,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机械加工工业以及采矿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硬质合金、高速钢刀刃具的需求正在快速递增,同时对耐震钨丝、钨合金、钨电极等焊接材料的需求也以同样的比例增长。“而在供给方面,尽管所有的钨矿点都在高速运转,但今年一季度我国钨精矿产量为16300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6%。由于90年代以来就出现的乱采滥挖现象,加上2004年下半年南方钨矿产区干旱给需要大量用水的选矿工作带来困难,钨矿资源存在严重供给不足现象。
“最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国内钨矿已经供应不上,但其出口量却仍然在不断增加。”祝修盛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钨精矿纯出口量比去年增长了12.6%,我国正在用占世界35.5%储量的钨,向世界提供80%以上的供应量。“如果中国一直按现在这个量供应下去,我国钨矿资源再过20多年就将枯竭。”
祝修盛认为,我国要想尽快解决钨精矿价格不稳定的现象,必须从政策层面入手,短期内出台控制钨原料产品和低级产品出口增长的有效政策。据悉,在中国加入WTO时,谈判决定APT、氧化钨、钨粉、钨酸这四种产品出口采用配额许可证制度,钨混合料、钨铁和其他钨盐等不设配额。“本来商务部决定对于这种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配额采取逐年减少的政策,但如今看来,配额数减少得太慢。”祝修盛表示,每年四种设置配额的钨产品配额数量总共1.8万吨左右,这个数量应当加速减少。另一方面,祝修盛认为,政府部门应出台政策控制那些不设配额的钨产品的出口。“以钨铁为例,自1999年放开配额后,每年出口2000吨的数量立即暴增到6000吨,而每年多出口的4000吨钨铁则需要6000吨的钨精矿。”
“此外,国土资源部对于钨资源所设置的生产配额如今已经形同虚设,这更使我国钨资源的保护工作雪上加霜。”祝修盛表示,2004年国土资源部所设定的钨精矿生产配额为5.2万吨,而实际上我国的产量早在2003年就超过了8万吨。由于地方利益等原因,生产配额政策存在的调控不力的现象正严重威胁着我国钨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导致将来钨的供给出现危机。他指出,对钨矿生产的监管应当联合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多部门一同进行,设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据了解,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向国务院上报,力求出台更有效的法律法规对生产市场进行控制。
信息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未经许可不的转载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