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2005年5月31日-6月3日铝市场分析
2005年06月03日 15:23
5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评论]2005年5月31日-6月3日铝市场分析
虽然本周LME铜市场大步反弹上扬,但铝市场似乎仍然显得信心不足,有些"弱不禁风"。市场关于中国氧化铝进料加工优惠关税的传闻仍然是沸沸扬扬,但却尚没有最终定论。而库存的进一步大幅增加和全球继续忙于增产无疑给多头当头一棒。即使如此,1700之上的支持非常明显,消费者买盘支持,全周前期价格在围绕在1720-1750之间窄幅拉锯。周四终于突破近期沉闷的交易区间,冲击1780阻力。
周一: 休市
周二:经过周一的休市后,周二LME铝市场探底回升,但波幅仍然未能脱离近期的低迷状况。早盘三月期货价以1738开盘后,上午受库存巨幅增加,铜价和美元的影响,投机卖盘和少量技术性抛盘压制,价格最低1727。全天大部分时间围绕在1730之上低迷徘徊。下午尾市收盘前,在铜价的带动下,返回近期的交易高位,最高1742,。伦敦收于1742,比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下跌3美元。
周三:虽然周三LME铝市场随铜价再次探底回升,但仍然牢牢地受控于1750重大阻力。弱势格局尚未摆脱。市场多头心气未能有效激发。早盘受铜价和美元的脱离,下试支持,最低1727。上午基本低位徘徊,多头心气不足。但进一步跟进的抛盘也受到抑制。
下午随着铜价的大幅反弹上扬,投机买盘开始入市,推动铝市场一路走高,最高1751。伦敦收于1749,比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扬7美元,涨幅明显小于铜价。
周四:在铜价的不懈努力下,周四LME铝市场终于有所跟进,突破重要阻力1750并企稳。早盘以1750开盘后,受库存下降以及大盘不断上试的支持,基金大量做多,空头被迫回补买入,价格一路走高,最高1782。下午基本强势徘徊,伦敦收于1775,比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扬26美元。全天成交量初步统计为11.8万手左右,前一个交易日最后统计数14万多手。
技术分析: 日线图中,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为62,中立。随机指数KD快线为95-79,中立。短期内技术指标将中立徘徊。短期内支持位1750,阻力位1800。中期支持位1700,阻力位1850。
基本面方面:本周LME铝库存增加12200吨左右,至周四56.58万吨。
本周LME铝现货贴水基本维持在12c以下。
就在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电解铝行业一季度几近全亏的同时,中国目前最大的氧化铝项目--广西华银铝业公司氧化铝项目获得发改委核准。据介绍,位于广西德保县境内的华银铝业公司氧化铝一期工程总投资为85亿元,由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五矿和中铝三家共同兴建,建成后年产氧化铝能力达到160万吨。而据称,待二期工程完工后,华银铝业的氧化铝年产能更是将达到320万吨。
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国际上对建筑材料需求的增加,2004年铝材价格上涨了30%。海湾国家的铝材年消费量达105万吨,其中沙特为50万吨。由于世界一些生产铝的国家因为能源价格的上涨纷纷减产,为满足市场需求沙特决定扩大铝制品生产线,以大冶炼厂来取代小冶炼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发挥了自己能源国的生产优势。
印度政府计划在未来3至5年,将铝产量自当前的90万吨增至200万吨,氧化铝产量大幅提高167%至800万吨,以支撑迅速发展的经济。预计未来5年内,建筑、汽车和电器商品产量提高,印度铝需求将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至2010年将达100万吨。完成多项增产项目后,印度每年将可盈余100万吨铝供出口,当前年出口16.5万吨。随着全球铝需求的上升,预计印度盈余的铝将主要出口包括台湾、泰国、韩国、日本和中东等的传统市场。另外印度氧化铝盈余也有望从130万吨增至400万吨。该国2/3的氧化铝出口至中国,其余出口至俄罗斯和伊朗。当前印度约为30亿吨矾土,可供国内消费300年。
牙买加Ja-malco氧化铝厂扩建工程于近日正式破土动工,帕特森总理出席了开工典礼。 牙买加Jamalco氧化铝厂是目前惟一由牙买加政府控股的氧化铝厂,年产氧化铝130万吨,占牙整个氧化铝生产能力的30%。
近日,由广西金文莱铝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其合作企业共同投资的田东县年产6.5万吨铝材精加工项目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2.35亿元,年产6.5万吨精加工铝材,其中一期投资1.7亿元,年产铝板带14000吨、铝单板6000吨,精品加工喷涂铝单板50万平方米、辊涂铝板带6000吨。
短期预测:短期内仍将企稳受阻于1800,波幅1750-1790。中期预测:波幅1700-1850。长期预测:波幅1680-2000。(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