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铜定价权中国迈出重要一步
2005年06月02日 9:32
101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争夺铜定价权中国迈出重要一步
五矿集团与Codelco将合资20亿美元开发智利铜矿
中国在争夺国际铜定价权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而且是重要的一步。
昨日,本报C1版报道,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五矿集团”)与世界最大的铜公司——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签署了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联合开发智利铜资源项目的协议,协议的签署将使五矿集团今后获得稳定的铜矿来源,为中国争夺国际铜定价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筹码。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
今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铜的需求大幅增长。中国有色金属铜业协会统计,2000年到2004年,国内铜消费量从194万吨增加至320万吨,年增长率为13.3%。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
中国虽然是全球铜的最大买家,但在国际铜定价上的话语权不大。因此,中国企业在采购铜时屡屡出现“高位埋单”的情况。
“由于中国资源短缺,在铜采购中要受制于人。”鑫国联期货执行董事奚家松指出,“短缺的资源不仅仅包括铜资源本身,还包括了定价的资源,国内企业规模优势等方面。”
中国铜消费中超过50%需要进口。2004年,中国消费的320万吨铜中,有超过120万吨铜来自于进口。而国内生产的190多万吨铜中,原料(铜精矿和废铜)也绝大部分为进口。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进口铜精矿288万吨,废铜396万吨。
铜资源的短缺,需要大量依赖进口,在国际铜现货市场被国外大生产商垄断的情况下,除了货源难以保障外,供应渠道极易受到供求关系影响。
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和支配权长期掌握在国际铜矿和冶炼商手中,国内铜企业甚至沦为其在国内的代理加工基地,危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铜定价权的争夺,除了需要一个能真实反映价格走势的期货市场外,还需要中国的铜企业增强实力,积累国际的铜矿资源。
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先生在协议签署时指出,“通过与智利铜公司结盟,五矿集团确保了从世界上最大的铜公司获得稳定的铜供应。我相信,这种合作为双方创造了双赢的态势。”
中国最大的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62.SH)的发展战略便是先整合国内资源,扩大规模后,向外发展。日前江西铜业副总经理王赤卫透露,该公司将分三步发展:首先对自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其次,通过并购和联合的方式整合国内部分铜资源,形成规模优势;第三,在上述基础上发展海外战略,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
但是,国内铜生产企业、冶炼企业能如五矿集团这样与资源国大型企业直接合作的毕竟不多。国内企业在争夺铜定价权上又能做些什么呢?奚家松指出,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在铜价高涨的趋势下,国内铜冶炼、加工项目不断新建,甚至一些饲料企业转产到了铜的冶炼行业中。企业之间联合太少,竞争很大,不利于中国对外采购时对价格的控制,在资源的利用上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企业联合之后,不仅可以提升中国自身的定价权,也可以到海外进行矿产资源开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