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专家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进入由大变强新阶段

2005年05月26日 11:15 4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专家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进入由大变强新阶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在近日召开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政协论坛(鞍山)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已经进入由大变强的发展新阶段,其主要标志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由钢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据了解,今年中国年产钢将超过3亿吨,生产量和消费量接近平衡。我国钢铁工业的总体生产能力由不足转向过剩。今年初预计钢和铁新增生产能力都在5000万吨以上,正在建设的明年可以投入生产的新增能力也在5000万吨左右。我国钢铁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时代已经结束,总能力过剩的时代已经来临。从国内现有品种结构上看,建筑用螺纹钢筋和线材供大于求,钢坯过剩也开始出现。   吴溪淳认为,钢铁企业发展受制于资源等外部条件。在我国钢产量超过2亿吨以后,钢铁工业发展的资源、能源、运输、环境容量等外部条件都已成为严重的制约因素。   国外有研究机构认为,今后一年内,国际钢材综合价格将回落30%左右。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的钢材市场最高价位区已经度过,市场进入价格下降周期。与此同时,钢铁原料(铁矿石、炼焦煤、废钢、铁合金等)因需求猛增,供不应求,价格暴涨。钢铁行业利润空间正在受到压缩,将由高盈利水平转入中等盈利水平。随着产能过剩,原料成本上升和产品售价下降,以及产品技术附加值的不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等表现出的成本差距在逐步拉大,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必将加快。     吴溪淳提出,今后要充分考虑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扬长避短。一是要同时重视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重视国内资源的勘探、合理开发和储备。我国现在年产3亿多吨钢,以后还要逐步发展,没有稳定的相对低成本的原料供给基地,就没有中国钢铁工业的稳定运行,就没有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动权,就缺乏中国钢铁工业合理利润的保障。因此,应根据市场情况,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利用低品位铁矿资源。年产500万吨钢以上的大型企业必须有自己稳定的铁矿和煤炭供应基地。中小企业要走联合采购之路,组织合伙采购运营公司。全行业对外建立稳定、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二是切实调整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当务之急是下决心停止在内地(不包括有自给自足铁矿能力的地方)再扩大新的钢铁冶炼能力。一些企业由于用进口铁矿石,多次倒运、长途运输而成本较高,这是丧失竞争能力的首要问题。要鼓励有资金能力、有条件发展的内地钢铁企业联合起来到沿海投资建设新钢厂,随着新厂的陆续建成投产,逐步关停内地缺乏竞争力的工厂,逐步实现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三是坚持走优化结构发展道路不动摇。目前,国内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做得最好的是辽宁和上海。辽宁的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占51%,高附加值的板材占全国生产能力的30%。到明年年底,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将超过上海。辽宁钢铁工业的大企业多,因为高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鞍钢每吨钢的利税是济南钢铁厂的3.66倍,是唐山钢铁厂的2.7倍。因此,必须坚持走优化结构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不断调整鞍钢等大企业的产业结构,才能使其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