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面对两个“100亿”定南怎么办

2005年05月25日 9:5 22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面对两个“100亿”定南怎么办 定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钟根生 市委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把钨、稀土、氟盐化工的基础产业培植壮大,使之成为产值超过百亿元支柱产业。我认为,定南县有稀土和钨资源,可以通过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做强做大稀土、钨两大产业,为两个“100亿”目标做贡献。 一、 我县稀土、钨产业做大现状 1、稀土情况:定南属于中亿富有矿产地和加工地之一,全县有32本采矿证,每年生产稀土原矿能力达3000余吨。已投产的分离企业有定南南方稀土有限公司,年生产规模1000吨,正在扩建2000吨生产线。去年7月,我县引进上海史安贸易有限公司魏建中先生创办的定南加华新村料资源有限公司,总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是以生产三基色萤石粉、灯粉、稀土金属和永磁材料为主的稀土精深加工企业,现在正在筹建中。 2、钨情况:定南县硅镁钨矿是有几十年的中型老矿,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重点项目之一,经历了很多次的改制。每年开采钨精矿近2000吨,过去,硅镁山开采的钨砂都是外卖原矿,县里一年征收的税费有几百万元。我县于去年引进赣县客商与本县的钨砂大户合作,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同年12月1日正式投产,仅投产3个月,已实现产值9000万元上缴税金450万元。今年4月16日定南县人民政府、江本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强强联合,重组后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将APT的生产规模由年产2000吨扩大到3000吨,年上缴税金将达到2000万元以上。同时,还将建设蓝钨、钨粉、耐烦化钨粉等深加工生产线。 二、 稀土、钨产业发展目标 我县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植形成稀土、钨两大产业集群,实现年产值35亿元,税收1.5亿元。 1、稀土产业实现年产值20亿元。定南南方稀土有限公司的稀土年分离能力是2000吨,赣州市有8000至10000吨的分离能力,单一稀土金属原料非常丰富。在扶持定南地方稀土有限公司和定南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再引进3—5家深加工企业。力争5年内达到年生产稀土金属4000吨(4000吨×10万元/吨=4亿元),发光材料800吨(800吨×200万元/吨=16亿元),两项合计产值20亿元,税收1亿元。 2、钨产业实现处产值15亿元。江钨集团公司控股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后,硅镁山矿的钨原矿,全部销售到鑫盛公司,同时从外地购进钨精矿进行加工,一逐步形成内,该公司的APT产量将达到3000吨的规模。今后的目标是扶持江西鑫盛钨业有限公司尽快建设蓝钨、钨粉、耐烦化钨粉等深加工生产线,同时,引进2家以上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落户我县,建设炭化钨粉、硬质合金生产线。力争五年内,做到县内生产的APT必须全部加工成终端产品,使钨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税收5000万元。 三、 做大稀土、钨产业几点措施 1、高度重视,列入重中之重来抓。使稀土、钨产业实现35个亿的产值,必须上下一条心,紧绷一根弦,坚持不懈地抓三五年。 2、主动出击,广泛招商 近几年,我们先后考察了厦门钨股份、广东潮洲翔鹭钨业公司、江苏宜兴威公司、常熟稀土公司、江阴加华公司、上海跃农稀土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是南大学粉未研究所、江西崇义章源公司、赣县世瑞公司、湖北生华稀土公司、广东珠江稀土冶炼厂以及包头稀土高技术开发区等企业、学校、园区。通过考察,结合我市稀土、钨的资源状况和产业现状,我认为稀土、钨矿要招商,具有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产业集群雏形已基本显现,加大招商力度,做大做强稀土、钨产业是可行的。招商的重点是:(1)瞄准国内稀土、钨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吸引他们在定南投资办厂,同时,国内的同行以及小企业也要积极招引过来,把规模做大;(2)招引国外稀土界和钨业界的同行到定南投资,也并不是件因难的事,可以大胆的去试去闯;我们还将以定南加华新材料公司为载体,招引加拿大AMR公司、韩国三星公司、日本新材料公司,在定南共同投资建设以三基色萤光粉为主有世界级发光材料基地,目前正在洽谈中。(3)围城现象,鼓励外围人员进入稀土、钨加工,主要对象是经济雄厚又急需拓展新的产业的客商,这种客商如果找得对路也可以帮我县发展。 3、制定政策,优化环境 建议为稀土、钨的精、深加工的企业出台更加优惠政策,凡是在我县办稀土、钨加工的企业,不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不论是市外还是市内的客商,增值税的地方所得部分奖反比例提高到80%,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享受免二减三,并且政策一定五年不变。 4、建设稀土钨特色园区 在县城东环路两旁规划3000亩土地用于建设稀土、钨工业园。建议县财政挤出500万元用于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其础施和环保、物流、科研、培训等配套设施。引进的外地业全部进入园区,形成产业集聚基地。 5、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要着眼于全县、全市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现矿山开采向规模化、集约化开采转变;向限量和计划开采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