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目前全国铁矿石压港高达4000多万吨

2005年05月19日 11:24 7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目前全国铁矿石压港高达4000多万吨     《中国冶金报》报道,今年以来港口铁矿石积压的现象似乎没有改变。据来自海关总署的消息,目前全国铁矿石压港已高达4000多万吨,比去年底压港最严重的时候还要高出好几百万吨,仅连云港口岸囤积的铁矿石就高达200余万吨。这些铁矿石,可供全国钢铁企业用上一两个月。   来自交通部水运司综合运输处的信息显示,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在去年6月份已达到3323万吨,其后虽有所减少,但总量仍达到2650万吨,其中青岛港、北仑港、湛江港,秦皇岛港、烟台港等主要铁矿石接卸港压港的铁矿石都超过了200万吨。进入2005年,港口铁矿石积压的情况更趋严重。据报道,今年3月底,南京海关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指出,江苏口岸铁矿石进口量大增,压港现象加剧,据最新统计,今年初至3月末,江苏口岸累计进口铁矿石456万吨、价值3.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3%和110%。4月份,港口铁矿石囤积现象更为突出,一些港口积压的铁矿砂、铁矿石堆积如山,运矿货车卷起阵阵烟尘,海面上还有好几条满载铁矿砂的船待卸。   日趋严重的铁矿石压港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注。据悉,4月份,商务部外贸司、海关总署、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国家质检总局、交通部水运司、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矿商会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展开了调查,为5月1日实行资质管理做准备。   铁矿石囤积港口现象何以难改?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其一,铁矿石贸易利润丰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众多贸易商和钢厂加入了“倒矿致富”的行列。特别是在今年初风传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后,一些进口商就利用时间差大量突击进口铁矿石,连那些长期经营建筑钢材的贸易公司也做起了进口铁矿石贸易,由此使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增长。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63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8%。而贸易商在抢购的同时,又不惜大量囤积居奇,导致部分口岸铁矿石进口出现囤积滞港现象。   其二,铁矿石贸易经营队伍混乱。前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贸易商都看好其后市行情,从而想囤货“倒”个好价钱。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做铁矿石贸易的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纯粹的进口商;其次是国内的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做铁矿石贸易;第三是一些中小型贸易商,进口后再寻找国内买家。无论是哪一类,当前都有赌一把的心态。据悉,去年国有钢铁企业从事铁矿石贸易的数量就达到了700万吨左右,纯利润超过了10亿元。   其三,铁矿石通关困难。前一时期,由于部分进口企业在短期内无法及时领到许可证,造成进口铁矿石无法通关,使滞港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铁矿石压港。   其四,港回结构性问题突出。我国港口布局和各港口之间的货种分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使接卸能力的瓶颈难以破解。而铁路运力紧张又导致港口疏运困难,这是铁矿石压港的直接原因。以国内仅有的两个铁矿石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的港口——青岛港和宁波港为例,其接卸量的增幅仍远远低于国内进口铁矿石的增幅。宁波港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的主要客户,由以前的宝钢、武钢等四五家单位,增加到现在的30余家,去年共接卸铁矿石3000万吨,创下历年来的最高纪录。但现在码头的接卸能力还是跟不上铁矿石船舶靠泊速度的增长。目前,宁波港面积27万平方米、堆存能力达270万吨的铁矿石堆场巳经爆满,许多铁矿石船舶不得不排队等候进港靠泊。   专家认为,现在钢铁市场好了,铁矿石的需求量放大,往往集中到港,由此港口建设综合规划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而这一港口的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解决,所以港口物流不畅和压港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如何缓解铁矿石压港现象?业内人士支招:   首先,从源头上整顿铁矿石市场秩序,制止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有关信息咨询公司的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从事铁矿石进口的企业多达500余家,铁矿石进口量2.08亿吨,比上年增长40.4%。去年有263家企业从事印度铁矿石进口贸易。据海关方面统计,2004年印度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80.74美元/吨,分别比澳大利亚矿、巴西矿高出46.96%和22.81%,比全年平均到岸价格61.06美元/吨高出24.38%。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导致囤货压港。今年3月1日,我国《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国家通过实施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从整顿市场秩序入手,改变进口渠道多、环节多的混乱现象,让“倒爷”失去市场,以从根本上消除压港现象。   其次,调整港口结构,缓解装卸能力不足的矛盾。时下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机械装卸能力有限,物流不畅通,而国内铁路、公路运输紧张,与港口难以配套,只要有一个环节不通,进口铁矿石“进了国门进不了厂门”的状况依然无法根除。所以,业内专家提出,应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加强港口现代化建设,提高港口装卸能力。   第三,建议新建钢厂尽量选址在沿海地带,最好在城市港口。据预测,我国每年仍有40%以上铁矿石需要进口。而现在一些钢铁企业远离港口,中转路途遥远,环节多,运输成本高。据统计,在铁矿石成本中,运输成本达到30%。而港口城市作为大型钢铁企业的所在地,有着运输上的优势,既可降低钢铁生产成本,又可缓解铁矿石压港矛盾,解决物流瓶颈的制约。   业内人士关于缓解铁矿石压港的建议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据悉,交通部已经提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综合布局规划,建设三大港口群。交通部同时提出,重点建设集装箱码头和大型专业化原油、铁矿石接卸码头,通过新建和技术改造,使沿海港回适应货物专业化、大型化、集约化的运输要求。根据建设三大港口群的规划,集装箱、铁矿石、原油和煤将成为运输重点。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