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四川天元:中国市场支撑铜价
2005年05月11日 9:34
50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评论]四川天元:中国市场支撑铜价
传统形式下,黄金对美国的升值有着强烈的负面反应,继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数据在上周五公布后,情况也是如此。基本金属市场支对此显示出明显的弹性,尽管美元走强,价格仍然上行. 这与最近几次公布失业情况时相反, 那里倾向于会出现直觉的来自工业金属价格方面的负面反应,虽然宏观经济数据却是正面的(反之亦然), 因为许多投机者的倾向将美元作为许多商品交易的指标. 今年以来基本金属当中,铝对美元和欧元汇率有着最强烈的负相关性(约77%) 但是同样试图守住自最新的就业数据以来的支撑位. 基本金属市场的人气虽然因此而受到抑制,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感到不安. 然而上周五的宏观数据应能恢复投资者的一些信心,也许会成为投资者人气的一个短期转折点,因为基本金属市场已经从极低的精金属库存中受到强劲的支撑,同时五一假期后还是看到了中国铜价的强劲走势。
在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数据于上周五公布后引发美元的大幅反弹后金属价格的表现来看,市场可能预见得更多的是宏观方面的信息,在人气于假期期间较为低迷之后,这一数据引发了许多评论家未来经济增长并不很坏的想法,虽然对此市场会激发美联储进一步的升息热情,从而进一步支撑美元还是持肯定的看法。
铜价对数据的反弹显然是最为积极的,在美元反弹的情况下,铜,镍和铅仍然比铝和锌获得更强的支撑,上周五是价格明显地找到支撑的一天,低库存和供应紧张的技术性成份在铜和镍市场近来体现得更加充分。
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五一为期一周的假期之后重新开始后的表现,无疑给LME提供了亮丽的色彩,在现货价格强劲的带动下,远期合约也有明显的跟涨势头,而星期二的交易中上海现货价再创新高无疑给LME市场的人气以进一步的激烈。LME铜价轻易地越过10天均线后,接着就表现出向30天均线进展的势头,虽然30和50天均线在星期一表现出明显的阻力,并且尾市激发新的获利回吐,但是上海铜价次日的强劲表现无疑给进一步挑战这一阻力区域提供了刺激作用。
市场原来传说在五一期间会有5万吨现货到岸,但是海关的数据显示仅到货一万吨。而11日据说有3万吨智铜将到岸的消息是否能在明天得到印证,将决定近期上海现货价的涨势能否进一步延续,但是现货商们认为,即使有这些数量的到货也仅仅是常规到货,在精铜月进口量不超过12万吨的前提下,上海的现货紧张不可能缓解。并且仍然不能打破上海现货合约以15日为紧张之最的运行周期。
LME铜价同时受到了中国在LME空头部位渐渐平仓的支撑. 巴克莱银行估计,中国已经平掉了在LME空头部位约75% 。通过持仓量最近的变化,无论是LME还是COMEX,在节日期货总体减仓势头体现出多头平仓在前,空头平仓在后的局面。而节后的交易中笔者认为,总体上的减仓势头还将延续,总体上可能是空头回补所导致的。新多是否会再度入市显然只能通过LME第三个星期三后的交易态势来看观察到。围绕第三个星期三LME所体现出的差价紧张其强度显然无法从星期一的交易中得到体现,目前的关键是低库存名义下所能形成的自然挤空现象已经由于靠前日期的持仓量大规模地向远期转移而无法积聚起比四月期更强的能量。虽然挤空会阻力靠近第三个星期三这段时间里的抛空强度,但是随后技术形态如果无法从根本上有所改变,特别是前高点在今后不会受到强有力的挑战的情况下,第三个星期三仍然可能会成为技术性抛空的一个转折点。
笔者毫不怀疑指数型基金仍然是目前持有多头的中流砥柱,但是宏观基金和CTA基金对于市场的影响显然越来越负面,至少周期性地会对价格形成抑制,特别是美元走强的情况下,更没有理由激发宏观或对冲基金继续买入商品对冲美元的信心。而且目前LME和COMEX的大多头持有者通常是指数型基金,其到期的迁仓显然不利于价格再创新高。当然上海现货价的坚挺给LME铜价提供人气上的支撑,但是除了国内与LME套利之外,国外任何类型的基金不可能主动地将LME与上海的套利联系起来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当然上海市场传说有一定的外资参与,但是目前国储仍然主宰着上海与LME的市场节奏。一旦上海与LME的现货节奏不为任何形式的交易所主导,国际铜价早就已经出现跌势了。LME现货对三个月期升水在昨天的交易中无法超过150美元的界线,如果在下周的现货定价前升水不能进一步扩大,很难想像LME铜价有更强的上涨能量。上海的常规到货目前无法改变现货紧张的月周期节奏,但是至少会给市场留下一段缓冲期。这段时间里LME铜价又能从什么方面获得上涨的动能呢?
从COMEX的持仓变化来看,近两周里基金的多头部位变化不大,因此近期价格的回撤实质上并没有撼动指数型基金持多的决心,因此这类基金的真正意义上退场将决定价格趋势的转变。而随着美国经济显然会进一步走软,供需平衡在西方世界已经出现后,未来交易所的库存也许并不一定会明显增加,但是全球的工作库存水平显然会恢复十分平衡的状态。至少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光靠指数型基金单枪匹马来推动价格至新的高点显然有些不太现实。特别是商业性持仓有明显的中性化趋势,一旦商业性持仓转变成净多持仓,基金进一步看涨的时机也就不存在了。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