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列举我国癌症四大危险因素 吸烟居首位
2005年05月04日 15:36
11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孔灵芝处长近日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死亡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是癌症预防与控制最根本的措施。卫生部印发的《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年-2010年)中表明,我国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
纲要还相应地列出了4项癌症预防措施:
首先就是控烟。纲要指出,肺癌超过癌症总死因的20%,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最为迅速,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也是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而控烟可减少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同时控烟还可减少慢性肺病、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肺结核等。
其次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60%,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就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切断母婴传播。
第三是营养干预。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有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城市和富裕农村中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结直肠癌与乳腺癌上升的重要原因;而在贫困地区,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仍然与某些癌症的高发密切相关,如硒的缺乏与食管癌。此外,饮食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营养干预具有综合防病效益。
第四就是消除职业危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危害及由此所致癌症呈严重态势。卫生部已将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性恶性肿瘤。纲要指出,当前应禁止和控制致癌性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尽力将致癌物质代之以非致癌物质或危害较少的物质;加强卫生监督和监测,使生产环境的暴露浓度控制在法定卫生标准以下。
新华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