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一“石”激起千重浪--国内铁矿石市场

2005年04月29日 9:12 7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一"石"激起千重浪--国内铁矿石市场 2005年进口铁矿石谈判,终于尘埃落定,涨幅71.5%已成定局。   新日铁笑了,因为它铁矿石大买家的首席地位,被再次确认,自2月份其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的涨价协议以来,经一波三折但牢不可破。宝钢虽然首次独立出征,先是不承认涨幅71.5%的定价,后又与必和必拓刺刀见红,死守涨幅71.5%,说到底还是"跟随"。以独立出征始,而以跟随终。   但宝钢并不是输家。首先它确立了中国钢铁企业领军的地位,在外敌当前的格局中,高高地扯起了呼啦啦的帅旗。其次与必和必拓一役,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业绩,头三脚算是踢了出去。第三宝钢二季度的钢铁价格每吨上涨400元,已经在转移涨价影响。   国内其他大型钢铁企业亏了吗?并不。虽然没扛上宝钢的帅旗,但以16家钢企为核心的中国钢铁协会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将在日后的铁矿石市场上更具话语权,并以它的意志和成员的利益为马首是瞻。   那么,众多小型钢铁企业死定了吧?也没那么严重。反正它们一向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也不会就此想入非非;反正它们一向就买不到国际三大巨头的优质低价进口铁矿石,所以也不会很失落,只要密切地注意钢材市场的价格变化,一起水涨船高,千万保住自己生存的空间就行。   只有下游的用钢企业笑不起来。进口铁矿石涨了,他们却集体失声,不是没话说,而是有话没地儿说,谁听你的,想跟着涨价,没门。下游制造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能一五一十痛痛快快地转嫁涨价因素,在这些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里,价格博弈成本竞争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的撒手锏。而只有市场化程度较低、计划经济痕迹较重、垄断色彩较浓的领域里,其价格的话语权被少数卖家控制,只涨不落,不容分说。   当然,在资源有限能源成为瓶颈的今天,能源及原材料的涨价是有它内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不矛盾的。   但即便如此,仍令许多下游企业深感,自己是在为中国钢铁企业的市场化支付体制的成本:铁矿石为什么这么凶猛地涨价,人家说你国内的价格早就高过了我的进口价;国内价为什么高,因为钢铁业散乱差现象犹存,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大量的中小企业需高价采购;虽然是高价采购,仍然有市场能生存,可见其中的利润空间,用下游企业的话说,就是"暴利";为什么有暴利?因为行业竞争不充分,大利益集团控制了价格话语权。   因此在细看了今春铁矿石这一回合之后,不得不深深忧虑:当我们用资质认证提高了进口商门槛,以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一个声音说话时,未来国内的钢价会是什么样子。 转载自中国铁合金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