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一季度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2005年04月28日 15:9 7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一季度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记者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7日举行的2005年第二次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一季度我国钢铁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今年一季度纳入钢铁协会统计的68户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69.12亿元,同比增长28.02%;实现利税424.83亿元,同比增长15.86%;实现利润250.39亿元,同比增长18.58%;全季提取折旧155.41亿元,同比增长34.53%。 一季度末,68户钢铁生产企业资产总额为11893.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8%。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56.52%,同比提高2.61个百分点,应当引起关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认为,从一季度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制约,主要表现: 一是钢铁生产增长过快,煤焦电运供应紧张。一季度粗钢产量7778.6万吨,同比增长23.83%,其中3月份产量为2754.39万吨,平均日产88.85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3.24亿吨的水平。这种高增长,超过了煤电油运发展的增长幅度,加剧了供应紧张,并制约钢铁工业发展,应当引起全行业的注意。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包括数量、品种、质量,应当满足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控制发展速度和规模,不应当追求数量的扩张。同时,要加大全行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发挥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上的综合优势,积极推进企业的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原燃料供应方面,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总体上看,铁矿石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供需关系紧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2002年4.85亿吨,2004年增加到6亿吨,增长1.15亿吨;我国的进口量2002年1.11亿吨,2004年增加到2.08亿吨,增加9700万吨,占全球增量的85%。由于需求增长过快,矿山扩大产能跟不上需求增长,供需矛盾突出,导致价格上涨。2005年度铁矿石上涨71.5%,受影响的主要是同国际矿山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的大企业,今年受此影响的铁矿石总量约1亿吨,平均每吨涨价16美元左右,全年预计由此增加进口费用130亿元左右。而没有同矿山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的企业,购买铁矿石基本上是采用现货贸易的方式,2004年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71.5%,比如2004年进口印度矿5014万吨,价格比2003年上涨114.13%,这部分铁矿石全年约1.3亿吨左右,受这次涨价的影响应当较小。所以,我们认为,国际铁矿石上涨71.5%,对我国钢铁企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由此造成的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已经发生,不应造成下一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 二是由于铁矿石、焦煤、焦炭、运费等的涨价,带来钢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空间缩小。据协会的调查分析,2004年全行业生产成本平均上升46%,在此基础上2005年预计生产成本将再上升15%左右,我们认为这是可以控制和承受的。应当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钢铁原燃料和钢铁产品的价格同步上涨,说明原燃料和钢铁产品长期以来低价格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应当更加注重节能降耗,特别是努力提高原燃料的综合利用效率,转变全行业的增长方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工艺水平提高,使钢铁工业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环境生态友好的产业。同时,要注意调整钢铁工业的布局,综合考虑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运输、进口条件和环境因素等,使全行业的布局趋于合理,促进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关于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板材价格在三月末达到最高价位,同国际市场价格基本持平,进入四月份以来出现适当的回落,这是正常的。而以线材、螺纹钢为代表的长材,三月末价格指数110.26点,低于去年二月末的116.45点,而且板材、长材比价关系不合理状况继续扩大,这也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长材的国内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小,而国内市场又呈现产能大于需求的情况。协会对国内15个主要城市线材、螺纹钢社会库存进行调查,今年初为108.98万吨,三月末上升到255.88万吨,增加146.9万吨,增长134.8%,加上板材价格下滑的影响,进入四月份以来,长材价格明显下降。当前,在价格下降的作用下,线材、螺纹钢的社会库存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应当有利于价格止跌回升。我们认为,下一步国内市场板材、长材的价格发展趋势,仍然由供需关系决定,应当防止产能过快增长,要做到数量、品种的供需基本平衡,以保持国内市场的平稳运行,防止出现价格大起大落。 四是要认真关注国际、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差不断缩小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国内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由于三月末含税后的板材国内市场价已经与国际市场一致,要防止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形成国内市场板材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倒挂,并由此引发大量集中进口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钢铁企业应当重视供应链管理,同下游产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板材价格,减少临时性调价,防止人为炒作造成价格波动。同时,要努力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板材产量,力争全年板材净进口数量明显低于去年,以保持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 五是关于我国钢铁企业参加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提高话语权的问题。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参加2005年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取得两项积极的成果,一是拒绝了对中国供应铁矿石实行单独定价,即高于国际市场公开价的不合理要求,维护了全球统一价格;二是在达成涨价71.5%的公开价后,说服BHP放弃再涨海运费价差的过份要求,并先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同BHP达成协议。这两项成果是中国钢铁企业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在这次谈判中,也反映出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渠道多而且分散,2004年达523家;进口贸易和国内市场行为不规范,同一种进口矿存在两种市场价格等问题,从而削弱了我们参加谈判的话语权,并处于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情况,4月15日已经正式成立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属的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所有具备进口铁矿石资格的会员企业均已参加,这些企业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占全国进口量的85%以上,通过该委员会的工作,整顿和规范铁矿石市场秩序,加强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这对提高中国钢铁企业参加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话语权将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