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钢铁行业亟需加强整合

2005年04月14日 14:52 4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专家视点]国外专家认为:中国钢铁行业亟需加强整合 中国钢铁行业经过近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规模总量迅速扩大,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业内资深专家指出,要尽快实现成为全球钢铁业强国这一目标,国内生产企业必须加速整合,提高效率。国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科尔尼(A.T. Kearney B.V.)公司副总裁Wim Plaizier先生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远东钢铁大会上演讲时表示,随着中国钢铁工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时期,加强整合是确保将来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Plaizier先生指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仍然很低,生产布局相当分散,而且这种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生产企业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还能较容易地获取利润。但是,随着上下游行业整合度的不断提高,钢铁行业在未来几年中也将相应地进一步加强整合。据介绍,中国国内钢铁企业的数量已超过870家,总产能为3.1亿吨/年。此外,计划和在建项目的总产能为2亿吨。虽然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近年来通过联合兼并促进了产业集中度和结构优化,但总体上讲,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远没有解决。2004年,全国前三大钢铁公司产量总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20%。 而早在2002年,韩国前两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已占到该国钢产量的68%,日本五大钢铁企业产量已占到本国产量的75%。 产业集中度不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重点企业行业控制能力不强,使得整个行业被过多中小企业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搅乱。 Plaizier先生表示,从世界钢铁业发展趋势来看,具有国际影响力、大规模及拥有成熟技术的全球化超级钢铁集团将主宰全球钢铁业的未来。他说:“我们相信,到2015年,全世界将出现大约四到五家年产能在一亿吨以上的全球性大型钢铁企业,它们的总产能将占到全球钢铁产能的30-40%。此外,还会出现10到15家产能在两千万吨左右的地区性大型企业。” 具体到中国,他认为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的格局应该是至少有一家全球化超级钢铁企业和至少一家产量在两千万吨以上的地区性大型企业。同时,其它企业将通过收购和兼并成为全球性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只有宝钢的年产能为2000万吨左右。要达到上述目标,中国的钢铁企业除了要创造规模外,还应该更加有效地使用投资和利用资源。 Plaizier先生同时十分看好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发展前景。他说,中国的增长对全球钢铁市场的巨大影响是“丝毫不用夸张的”—2003年,中国钢铁消费已占到全球9.7亿吨总消费的25%。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西方国家不断将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中国现在和将来都会在全球钢铁业中扮演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基于对未来钢铁生产和消费的预测,很明显我们目前还不能断言中国将很快变成一个钢铁净出口国--国内所有产量仍将被用来满足内部需求,” Plaizier先生说。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