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铁矿石]“超级吸铁石”欲谋定价权
2005年04月13日 8:19
67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聚焦铁矿石]“超级吸铁石”欲谋定价权
2005年似乎是个生产资料的涨价年,在石油不断创新高的同时,铁矿石也在一个劲地飙升。3月,当中国钢铁龙头企业宣布接受铁矿石进口价格涨价71.5%的消息后不到一个月,4月4日必和必拓公司坚持2005~2006年度铁矿砂供应价格上涨103%~114%。面对如此短期内的价格猛涨,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开始说“不”的同时,还必须正视我们在铁矿石进口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谈判机制形成不利中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铁矿石贸易主要由矿石资源国与世界大的钢铁企业谈判商定。国际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淡水河谷(CVRD)、澳大利亚的力拓(RioTinto)和头必和必拓(BHPBilliton)三家矿石供应商手中,三家供应商基本控制了80%全球矿石贸易市场。而谈判的另一方主要由法国的阿塞洛钢铁公司、日本新日铁公司和美钢联等代表组成,他们各自代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钢铁企业同三大矿石供应商谈判,根据矿石的市场需求,成本以及其他变动因素,从而确定铁矿石交易价格,我国进口铁矿石也就基本参照上述谈判价格执行。
但据中钢集团中钢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王青介绍,在计划经济时期,中钢集团(原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曾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唯一渠道,独家垄断经营进口铁矿石多年,也曾代表中国用户与一些重要的供货商谈判决定每年的中国市场价格。最早中国市场的价格比日本市场低,双方商定分年度逐步拉平。当中国市场的价格与日本市场价格一致时,由于外贸体制改革,国家放开了进口铁矿石经营,钢铁企业可以自主进口。宝钢等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获得了充分的外贸自主经营权,同时民营钢铁业也呈井喷式发展,这些单个企业不但与国内同行在国际上抢食铁矿石,还与国际钢铁业巨头在全球直接争夺,矿石进口趋向无序,价格逐渐被炒高。由于中钢集团、中国五矿等企业难以代表中国市场参与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结果是我们只好跟着日本人走。
钢铁工业专家许中波也也指出,自2001年以来,有关方面忽视了我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猛增的实际情况,以致在进口方面缺乏有效的价格谈判应对措施,这也是使得我们丧失了自身的定价发言权。2004 年11 月我们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每吨57.24 美元,含税价为每吨570 元,而国内铁矿石的售价为750 元左右,每吨价差在180 元左右,价差在30%左右,这也使得国际矿石巨头们认为中国钢铁企业有较强的价格提升承受能力。
2004年10月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钢铁协会第38届会员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宝钢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武钢集团公司、首钢集团公司、邯钢集团公司正式被国际钢铁协会接纳为会员。从此,中国的铁矿石进口也就取得了相应的谈判权。因此,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下,上海宝钢单独代表中国加入铁矿石谈判机制。尽管宝钢加入了谈判团,但原则上仍然执行的是任何一个钢铁企业代表与三大矿主谈成的价格,其他钢铁企业也要按此执行。
今年2月,日本新日铁公司率先与巴西CVRD宣布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矿石涨价71.5%;随即新日铁又与澳大利亚Hamersley公司也达成了澳矿上涨71.5%的协议。韩国浦项制铁此后也宣布同意这一涨价行为,尽管法国阿塞洛钢铁虽然对如此之高的涨价表示不满,但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钢也就不得不接受71.5%的矿石提价。
二、“超级吸铁石”供求失衡
尽管此次铁矿石涨价有不同的解释和探求,但理性地看待涨价背后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是一个主要方面。
据悉,澳大利亚官方是不赞成铁矿石进行如此大幅的涨价,该国贸易部长Mark Vaile在本月初还为此会见了必和必拓公司执行官员,希望BHP保持与长期客户的良好关系。不过,他也表示,矿业公司清楚,现在的市场是卖方市场,价格走势一目了然,因此,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方面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澳大利亚政府不会介入,“政府不介入价格设定”。在参加“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时,必和必拓公司代表称没有得到总部授权,拒绝就这次涨价发表评论。
而德国艾荣铁矿石和原料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巴辛·郎豪斯特认为,在看到铁矿石涨价的同时,也要看到同期炼钢的主要燃料焦碳也上涨了120%多,是钢铁工业的其他原料上涨助推了这次铁矿石的价格上行。
当然,供求还是一个主要原因,铁矿石供应商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所以大胆提出了如此之高的涨幅。首先是中国的铁矿石需求是非常强劲,同时我们的矿石产量供应却有一定的限制,这点是矿石巨头们大幅提价的最好筹码。
据王青介绍,进入21世纪的四年间,我国进口铁矿石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2003年进口铁矿石1.48亿吨,相当于2000年的两倍,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超级吸铁石”。而2004年进口总量达到了2.08亿吨。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国家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2004年从上述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18894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0.8%,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7813万吨,较上年增长34.4%;印度进口量5017万吨,较上年增长55.2%;巴西进口量4603万吨,较上年增长19.6%;南非进口量1109万吨,较上年增长15%。2004年我国4.6亿吨铁矿石消费量中,进口矿石占45%,而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进口矿石依存度将达到57%。(如图二)
再看我国的铁矿石供应,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副局长刘乔指出,从我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自然从丰度上看,品位低、平均品位为3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97%以上是难于直接利用的贫矿,开采难度较大,限制了铁矿石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近年来国外进口铁矿石连续大幅度增加,2004年达2.08亿吨,比2003年增长40.5 %,国内生产的铁矿石占钢铁产品需求铁矿石总量的份额正在逐渐降低,按照国内矿石产量与进口矿石量的数量进行对比,2000年国内矿石量为进口量的3.18倍,到2004年急剧下滑至1.49倍,若考虑到国内矿石和进口矿石品位的差别,这个比值会更低。从数量的变化比较看,国内矿石量与进口矿石量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可见国内铁矿石自给能力越来越低。
三、发挥定价能力还须安内
铁矿石已经被确定为16种国家战略性资源之一,由于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非常强, 因此获得在国际定价中应有的发言权已成当务之急。一个可以计算的公式是,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上涨71.5%,意味着铁矿石采购成本平均上升约150元/吨,吨钢成本上升240元左右。2004年中国进口矿为2.08亿吨,扣除按完全市场价采购的印度等国的铁矿石5000万吨,按年度国际公开价采购的量为1.5亿吨。即使2005年中国进口矿石总量维持去年的水平,中国的钢铁厂进口铁矿石的总成本将增加1.5亿*150=225亿元,这对整个中国钢铁工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王青认为,过去,我们的铁矿石进口价格跟日本走,那时可以理解,因为我们进口量少,但现在进口量已近两倍于日本,并成为世界进口铁矿石第一大国,理应在世界铁矿石市场上拥有发言权,参与年度谈判,主导中国市场价格,甚至是整个亚洲市场价格。
在3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分析了当前钢铁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强调要进一步搞好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宏观调控,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应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随即的4月1日,中国取消对钢坯13%的出口退税政策,从出口限制方面减少企业对矿石的需求,从而减少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压力。
据有关人士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透露,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铁矿石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出台大大提高了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门槛”。生产企业年产粗钢100万吨以上或者流通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2004年度进口铁矿石30万吨以上或者2005年1月至2月进口10万吨以上,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环保标准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口铁矿石。据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五矿集团正在联合对铁矿石进口商进行有关资质论证,预计到五月份就会有结果,到时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钢厂和流通企业将会由目前的500多家削减到100家左右。目前,此举已经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现货市场一吨含矿率63%的高品位矿石已经从97美元下降到近85美元。因此,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起到了规范国内市场,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竞争的作用,有利于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中国钢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除了要在内部进行必要的搞好协调外,王青还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组织和协调境外开矿工作。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中国铁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应该使中国钢铁企业充分认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本次国际矿价高涨造成的冲击再次说明,我国钢铁应该去海外投资。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