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TC/RC飞涨铜价高企有隐忧

2005年04月13日 8:17 57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TC/RC飞涨铜价高企有隐忧 近日全球铜价屡创新高,着实让人瞠目结舌,4月12日LME、COMEX和SHFE期铜分别创下3332.5美元/吨、153.10美分/磅和33620元/吨的历史天价。但不少贸易商及冶炼厂表示,目前铜精矿供应充裕,且冶炼厂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其明显表现就是TC/RC持续攀升。这预示着未来铜的供应将增加,铜市中孕育的风险在不断放大。 TC/RC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精矿加工成精炼铜的费用。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精矿加工完毕后,这笔费用由矿产商或贸易商从基于LME基准价确定的售价中扣除,它是铜冶炼厂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TC/RC的高企将极大刺激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它同铜精矿的供应量呈正向关系,当供应短缺时,矿山在对冶炼厂的谈判中占据主动,其支付的TC/RC就会下降;反之则上涨。因此,尽管TC/RC—供应量—铜价三者之间的关联性不是非常精确,甚至存在时滞,如6—12个月等,但前期TC/RC的增加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铜价下跌的领先指标。 上海锦银投资的王智勇认为,从LME铜现货价格与现货TC/RC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LME铜价上涨,TC/RC也趋于上涨,且LME铜价对TC/RC有领先作用。该领先作用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即铜精矿短期供给弹性小。当发生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冲击时,铜精矿生产并不能迅速增加以满足冶炼需求,导致精铜库存减少、TC/RC急剧降低。而当铜精矿供应逐步增加时,TC/RC则快速上升并刺激精铜产量增加。但中间存在一个关键环节,即是否存在冶炼瓶颈。如果有证据表明存在这一瓶颈,那么即使TC/RC再高,精铜产量也无法增加。不过,Barclays Capital认为,虽然全球冶炼利用率上升至过去15年来的平均水平以上,但2004年仍未达到80%,预计今年将会上升至81%。这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冶炼能力来加工铜精矿。 自1999年开始,受铜价长期低迷影响,不断有矿山关闭、减产,同样,对开发新矿山的投资也大幅降低。这直接导致铜精矿的产出不能满足冶炼厂需求,从而使得铜精矿加工费从2000年以来一路下滑,而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铜矿从2003年第四季度出现坍塌事故,并一直持续到2004年上半年,更是使得铜精矿的供应雪上加霜,2004年上半年将铜精矿加工费推至历史低点,现货市场上部分合同的TC/RC甚至跌至5美元/0.5美分,长期合同的加工费也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从2004年5月底开始,现货市场TC/RC开始触底回升,且回升势头非常强劲。仅年初至现在,TC/RC的涨幅已接近30%,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中国第二大铜生产商—铜陵有色金属上周接收了1万吨进口铜精矿,其加工费为180美元/吨,精炼费为18美分/磅;中国第五大铜生产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两周前接收的另一批1万吨船货,TC/RC达179美元/17.9美分。 一位来自某大型冶炼厂的负责人透露,一个月前加工精炼费约为163美元/16.3美分,三周前加工精炼费为170美元/17美分,“如果加工费在一两个月内涨到200美元,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 TC/RC的快速上涨,使得冶炼厂的收入也大幅提高,这意味着精铜产量将会得到快速上升,市场将逐步回到供求平衡的状态。王智勇表示,几乎所有的外资机构都认为,2005年精铜供求的缺口将会小于2004年。2004年供应缺口平均为64万吨,今年将缩小到17万吨。而高盛更认为,2005年将会出现31.4万吨的供应过剩。简而言之,2005年将是铜从“供小于求”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的一年。受此影响,基金近来减持多仓非常明显。众所周知,近期CTA基金以及指数基金是过去三个月中商品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投入资金量预计超过50亿美元,3月上旬,COMEX基金在铜市的净多持仓一度达3.6万多张,但截至3月22日,基金在COMEX市场的净多头寸大幅下降到3.02万张,总持仓下降到11.4万多张,基金获利出场的意愿显露无疑。 著名投行高盛最近在对金属市场的展望中有这么一句话:未来的12个月内,铜的基本面可能是最差的。目前而言,对铜市最流行的看法是今年价格总体上将下跌,而第一季度仍然是其定价高峰,上半年价格总体上在高位上运行,下半年有可能随着供应量的快速上升而出现剧烈的下跌。 摩根大通3月份的月度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工业增长率将逐步放缓,再加上基本金属行业已对工业增长作出了相当强烈的回应。所以目前来看,去年多数时间出现的供应极度紧张的状况正接近尾声。瑞银投资银行在《全球金属分析》一文中更是表示,当前基金可能大举抛售,金属市场可能会大幅向下修正。 不过,也有部分机构持相反观点。投资银行美林在3月31日的报告中认为,中国已公布的经济指标巩固了他们的既有观点:即中国的经济活动虽然将逐步放缓,但仍相对强劲。因此预计基本金属市场和整个大宗商品的供应紧张状况,将延续至2006年甚至更久,而目前的低库存水平意味着价格不会大幅下挫。因此价格高企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Bank)昨日称,尽管铜矿产量已大幅增加,但冶炼厂产能尚未摆脱瓶颈状态,因此对市场的影响并未显现。该机构预测,今年晚些时候全球铜的供应将超过需求,不过在2007年前不会形成较大供应过剩,而明年仅会出现少量过剩。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