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调整中的国际镍价波动幅度加剧

2005年04月12日 15:17 4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评论]调整中的国际镍价波动幅度加剧 上周(4月4-8日),以LME三月期镍为代表的国际镍价波动幅度加剧,前期走势相对平静的市场变得不再平静。期镍价格波动幅度的加剧主要发生在4月6日,这一天是4月合约期权声明日,也是价格波动幅度较易增大的一个特殊日子,当日期镍价格上涨700美元。而在期权声明日前后市场走势相对平稳,一周最高点16450美元,最低点15550美元,最后收盘于16100美元,较前一周上涨525美元。 从LME三月期镍日K线图表上观察,市场在围绕16000美元进行近一个月的振荡调整后,先是做出下跌姿态,后又掉头向上,短暂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尽管总体上看市场仍保持着围绕16000美元进行振荡的走势,只是振荡幅度有所加大,但实际上这应被视为市场结束调整、寻找方向的信号。目前,LME三月期镍依然运行在始于2004年1月初的大型三角形内部,大型三角形上边(如今它的位置大约在16500美元左右)依然是上档主要阻力位所在。在近期镍价围绕16000美元进行振荡的过程中,期镍价格从未越雷池半步。 宏观基本面上,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不及去年已成共识。世界银行6日晚在北京发表的《2005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称,由于美国利率提高、财政紧缩以及欧元实际有效升值25%的影响,全球增长率2005年将放缓至3.1%,东亚地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将分别降至7.4%和6.9%。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7日公布的半年一次的全球经济预测认为:今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为3.75%,明显低于去年的4.5%,明年将进一步降至3.25%;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去年的3%急剧降至今年的1.25%,明年可望恢复到2.25%;欧元区国家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为1.5%,低于去年的2%,2006年将恢复到2%;亚洲发展中国家今年的增长速度也将从去年的8.25%放慢为7%,明年进一步降至6.75%。另外,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经济在2005-2007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年增长率分别为8.5%、8.7%和8.9%。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美林两家华尔街投资银行日前调高了对美国利率的预测数字,主要理由是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状况表示担忧。高盛集团预计美联储在年底之前会把联邦基金利率推高至4%,高于此前预测的3.5%;美林则把利率预估数字从过去的3.25%提高至3.5%。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提高,必将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一旦减速,必将影响到全球经济。 从以上情况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必然会使市场对镍的需求有所下降。今年2月份以来,欧洲市场状况不佳,由于消费商削减库存,市场不锈钢需求疲软。欧托昆普公司表示,总体上看,目前的订单情况属一般水平,但新增订单情况良好。实际上,在过去12个月中,西方国家不锈钢市场一直面临供给过剩的压力,导致欧盟与美国市场不锈钢价格下跌。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与欧盟两地消费商的库存水平将出现下跌,消费商将重新评估各自的库存状况,从而更好地根据订单需求来进行采购。未来不锈钢产量增速将因此放缓,对镍的需求增长也将受到影响,国际镍价将因此承受压力。 关于本周(2005年4月11-15日)及未来中短期内的LME三月镍价格走势:市场出现结束振荡调整、寻找市场方向的信号;从中长期角度看,期镍价格向上有效突破大型三角形上边的可能性不大;从中短期角度看,在其它有利因素的配合下,期镍价格先涨后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有可能越过上档重要阻力位,上试17000美元整数关口。(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附:LME三月期镍本周(2005年4月4-8日)交易数据 ---------------------------------------------------------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量 持仓/增减 库存/增减 --------------------------------------------------------- 15750 16450 15550 16100 +525 44174 41733/+463 9432/-504 --------------------------------------------------------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