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攀钢钒产品占国际市场的20%
2005年04月08日 14:53
86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企业动态]攀钢钒产品占国际市场的20%
攀钢是国家为开发攀枝花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矿产资源投资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经过四十年艰苦努力,目前已具备年产钒渣17万吨、五氧化二钒2200吨、三氧化二钒5350吨、高钒铁4000吨、中钒铁4000吨、钒氮合金25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世界上第二大产钒企业(从而中国也成为第二大产钒国),钒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国际市场的20%。
据介绍,攀钢钒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历史。
自主创新,从零起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钒产业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只有马钢、承钢生产少量钒渣(按五氧化二钒计不到一千吨,以下产量均按五氧化二钒计),少数企业生产五氧化二钒、50钒铁等初级产品,工艺技术及装备落后。即使是当时规模不大的钢铁工业和国防建设需要,也远不能满足,主要依靠进口。投产不久的攀钢只产钢不产钒,宝贵的钒资源随钢渣丢弃。后来攀钢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难关,保证了铁水提钒的资源;自主开发了雾化提钒工艺及装备,获得了作为原料的钒渣;又建成了五氧化二钒生产线,获得了钒产品。到七十年代末,攀钢生产钒一千吨,成为国内最大产钒企业,初步扭转了我国钒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但当时攀钢产品和技术还很初级、规模在全球尚不足道,更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改革开放使中国钒产业具备了和国外交流及引进技术的条件,攀钢迅即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攀钢考察了俄罗斯下塔吉尔的转炉提钒工艺,自行建设了转炉提钒车间,淘汰了相对落后的雾化提钒。但并没有停留在下塔吉尔的水平上,而是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开发出数十项自有技术,后来居上,全面超过了下塔吉尔的水平,转炉提钒技术水平现在已处于国际领先。攀钢引进了三氧化二钒设备,但自行研发了用工业煤气还原的工艺,产品成本和质量优于该设备在德国的表现。攀钢在自行开发了高钒铁冶炼技术后,又引进国外先进的冶炼设备,并立即进行消化、改造,很快超过国外原装备水平,还解决了碳含量超标等一系列国外原来未解决的难题。
独立自主创新,占领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氮化钒是世界钒产业最高端的产品,是美国战略矿物公司在全球垄断二十多年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攀钢历经五年六个阶段的研究开发,终于形成了技术完全不同于美国公司,而且水平、质量、成本都远优于美国公司的产业化能力,产品问世一年,已占领了国际市场份额的一半,并拒绝了美国公司划分全球市场的建议,销往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正拓展全球市场,为攀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攀钢钒产业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通过自主创新,攀钢拥有了一支有国际水平的研发队伍,一批在国际上领先的先进技术,拥有一批支撑产业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在钒产业领域,攀钢拥有专利十余项。先后获得省、冶金行业、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钒氮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获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提钒工艺参数的系统优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资委领导、钢铁协会及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攀钢正在开发钒电池、钒催化剂、钒功能材料等新型技术和产品,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通过自主创新,攀钢钒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主导国内钒市场,对国际钒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攀钢钒产品规模从七十年代从零起步已发展到近年上万吨。攀钢从仅能生产钒渣原料到能生产五氧化二钒、低价钒氧化物、中钒铁、高钒铁、氮化钒铁、氮化钒等所有其它国内外企业能生产的钒产品,技术质量及成本领先于国际水平。
通过自主创新,钒产业已成为攀钢在外部市场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攀钢钒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几何级数上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及劳动生产率均远高于钢铁主业。在九十年代末,钢铁市场低迷时,钒产业的收入支持攀钢渡过了经营难关,为攀钢主业多元化,抵御钢铁市场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