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四川天元:关注基金在远期合约上的活动

2005年04月07日 10:4 56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评论]四川天元:关注基金在远期合约上的活动 勿庸置疑,近期美元走强和季末清算因素激发了许多基金的多头平仓,笔者相信这类基金属于热钱类的、与汇率对冲相关、或者是短线技术CTA基金。但是铜价在报道传说中的大量基金平仓之下,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回撤,除了商业性保值空头在最近的高位震荡中调整了其交易策略,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空头回补之外,即使在西方消费商清库的状态下也没有实质性的消费买盘跟进,但是一种新的基金力量――非传统的商品交易资金,诸如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和慈善基金等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基础商品市场。 以市场透明度较高的COMEX市场为例,也许正是传统商品市场的容量有限,目前持仓量最为密集,成交量最大的合约――五月合约,其持仓量已经远远地高于历史极限水平的情况下,COMEX铜市在五月合约还没有向七月迁仓的情况下,七月份的持仓量超过了20000多手,九月份也超过了10000手,更能说明这类基金的买入时间跨度比传统的CTA基金更远的是,目前COMEX12月合约上也有高达10000多手的持仓。笔者认为这是自90年代COMEX铜市趋于成熟以来所从来没有过的。这确实证明了目前的铜市(或许其它基础商品市场也是如此),基金参与时间的时间跨度并非象过去那样主要集中在三个月期里(LME),在COMEX也决非仅仅集中在主力合约里,其相对市场所采取的看涨投机策略的时间跨度明显地已经向更远期扩展,这是一种新的投机模式,它相对商品价格的趋势性看法显然要比其它基金稳定,从其目前所采取的交易策略来看,如果说12月份也已经有相应的较高水平的基金买入深入的话,基金对市场中长期基本面的看法显然值得我们关注。 如果说商品牛市经过二年来的运行被看作行将结束是一种危险的看法的话,目前仍然很流行的大牛市循环论仍然是值得认真关注的,至少目前这类新入市的基金的做市出发点已经肯定了铜价乃至其它大宗商品的长期走势可能与传统思维方式下的思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既针对未来价格趋势,又已经从规模上正在开拓未来基础商品市场运行新模式的交易行为的开端。对此人们的认识,包括西方在内,对此的认识目前也许都是肤浅,至少在目前人们没有达到对这种现象怎样去定义的程度。 但是根据目前商品市场的具体状况,作为全球制造加工业的中心,中国在全球商品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与日俱增,铜,铝,锌,镍,钢加上生产这类大种工业商品所需的原材料,中国在这些商品上的需求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几乎所有商品价格的暴涨都与中国买盘,中国现象相联系,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在去年宏观调控之后居然还以世界震惊的速度增长,近来使国际市场上商品市场大牛市循环论者进一步感到两年前的预言以初步实现,中国在全球原材料消耗的比重与今后10年里中国经济发展按照西方传统发展模式所将预期经历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今后的5-10年里,也许正是这种经济发展进程注定了中国对原材料的消耗将进入一个新的需求增长更快的历史阶段,这样的题材难道不是那些不断涌进商品市场的基金所热衷的炒作题材吗? 中国经济在所谓的宏观调控之后仍然以令世界感到震惊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充分说明,过去一年里的宏观调控没有取得任何意义上的所谓“软着陆”当然也谈不上已经“硬着陆”,应该说是“没着陆”。最近中国工业生产仍然以16.3%的速度增长,成了世界各大银行争先恐后地调高基本金属今年均价预估值的“发令枪”,老外们几乎完全被数据所清醒,中国仍然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在发展经济,其背后意味着中国仍将会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寻找工业原材料。 1995年之后铜市经历了近10年的熊市循环,1995-1997年是全球铜产业经过了此前的牛市之后的产能扩张高峰期,西方,特别是日本在1996年的铜消费达到历史高点之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带动熊市进行最盛时期,这一段时间里伴随着西方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西方的铜消费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滑坡,西方原基本金属消费的最盛时期划上的句号,虽然因为2000年问题,西方铜消费在2000年出现了一次“回光反照”重新出现了一次需求的历史性短暂反弹,即使是2004年铜需求的强势增长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现象,但是需求增长的强度仍然没有赶超2000年时的水平,全球的金属消费热点完全转移到中国,中国的铜消费高度增长其实质本身就是作为一种出口加工业发展后对西方消费的一种替代,其本质上是一种”西方消费“行为,如果中国只不过是全球制造业的一个加工厂,或者说仅仅是一个”车间“的话,中国对类似于铜等基本金属的人均消费即使再过10年也不可能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前提下,虽然消费总量的增长似乎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它对中国人均消费的贡献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在这种经济形式或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中,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虽然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是眼下的状况正是中国人开始付出沉重的代价的时候。在确信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发展,并且不可能停滞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牛市循环决不是一种短期行为。铜价的牛市持续了近三年时间,难道在全球产能开发仍然明显滞后于1995-1997年阶段水平的情况下,从2003年开始的新的矿业开发预算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超赶前一周期的情况下,牛市大循环在今后几年里继续持续的基础仍然是很稳固的。因此大量投资基金涌向基础商品市场显然有着明确的”狩猎“目标。 目前新入市的“冷钱“类型基金,其投资的时间跨度远远地超出了传统商品基金投机商品市场的时间跨度,至少在目前按其持仓量的分布来看,决非是一种短线投资,中长线的投资可能较大。只要有炒作的基本依据仍然存在,基本面的决定性因素――供应短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抛空就谈不上有任何的战略意义。特别是中国铜市,任何缺乏物质基础的投机性抛空在过去的一年里损失惨痛,今天仍然要有充分的中长期风险意识,至少目前的中国铜市抛空仍然意味着风险。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