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五矿有色: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投资基金探秘
2005年04月05日 9:36
65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评论]五矿有色: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投资基金探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品期货自从诞生以来就与投机成为了孪生姊妹。而基金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投机"的代名词。不惜一切代价强取豪夺落井下石谋取暴利是基金的本性,也是基金的唯一目的。虽然市场中的投机者芸芸,但与基金的规模,操作手法,控盘能力等相比较,众多中小投机者或投资者却是望尘莫及。
纵观国际商品期货的历史,每一次价格的大起大落的背后都能看见基金的身影。每一次市场的潮起潮落都是基金呼风唤雨推波助澜所致。其实,不仅仅是商品期货市场,其他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等,基金都无所不在。众所周知,正是基金和众多的中小投机者成为了商品期货市场这座巨大引擎的润滑剂有时也是毁灭剂,商品期货市场如果缺乏投机者的参与将会变得"死水一潭",但过度的投机也将导致市场的灭亡。无数次惨痛的经验教训无不昭示着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基金,基金如何分类?为何要介入商品期货?他们又是如何操纵市场?为何能屡屡得手?以及他们获利手法和获利目标?本文将从某个层面试图找出答案。
基金的含义广泛,所有投入于有组织有管理的机构中且以投机或投资获利为目的的资金都可称之为基金。其分类也是同样广泛,没有统一标准。有按一般含义划分的。有按投资市场划分的,有按上市或未上市划分的。按一般含义划分的为:共同基金-mutual funds,对冲基金-hedge funds,退休基金-pension funds等等。按市场划分,有商品市场基金、股票市场基金、外汇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和套利基金等。按上市或未上市划分为:交易所上市基金-ETFs(exhange-traded funds)和未上市基金-non-ETFs,此类基金类似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目前,全球主要为两大类基金-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据美国一家基金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到2005年2月份,全球共有7500左右家对冲基金,7000家左右共同基金,各掌管着1万亿美元左右的资产。仅2004年就新增400家对冲基金,但同时有270家宣布倒闭关门。
对冲基金是典型的投机基金,美国著名的炒家索罗斯就是对冲基金的典型代表。由于对冲基金基本不受法律的监管,不需要进行审计。比如美国至今实施的1940年投资法,对冲基金的运作免受法律管辖。基金的市场投资行为,资金使用情况,投资去向、管理模式等等均不受大众和审计部门的监管。但另一方面,对冲基金的投机回报高。据美国一家对冲基金研究机构公布,2005年2月份对冲基金投资收益率同比增长1.7%。当然对冲基金良莠不齐,有巨额回报的,也有亏损破产的。而作为一般的投资者却只注意到回报高的基金。与此同时,公共基金却正好与对冲基金相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法律和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的严格监控。共同基金必须定期公布投资情况及回报。
世界经济存在着起起落落的循环周期,商品价格亦然。正是由于商品价格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性地大涨大落,存在着巨大的获利空间。所以吸引了基金周而复始地投资商品期货。
近年来,由于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商品市场投资回报高于股票和汇率市场,各种资金通过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涌入商品期货市场。对冲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大机构、各种基金会、公司、退休基金等等。据说,今年一月份纽约州政府就宣布将把88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投入对冲基金。目前对冲基金投资于商品期货市场的资金高达550亿美元左右。今年3月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锌协会会议上有分析人士指出,共同基金直接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资金从2002年的1.5亿美元猛增至66亿美元。而退休基金通过商品指数介入商品市场的间接资金从2002年初的100亿美元大幅上升至450亿美元。目前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投资于商品市场的资金规模约达1000亿美元。这也是为什么2005年初以来,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在2004年的高位盘整之后继续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
对冲基金的主要操纵市场手法是借势造势和攻守同盟、共进共退:漫步于南康州的干净整洁的富裕小镇,穿行于纽约曼哈顿、波斯顿、旧金山、和伦敦的中心商务区,一个个对冲基金散落于神秘狭小无窗户的高档办公室内,交易室的大门终日紧锁着,未经特殊批准,一般人无法进入。一桩桩市场黑幕就从这里诞生。平时基金管理人一般都努力做"功课",调查研究市场,在各种市场中寻找机会,耐心等待捕捉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他们会借助各种有利的形势突然袭击。以2003年-2004年伦敦LME市场为例。2003年上半年,各种基金在经纪人的带领下探寻中国市场,当他们认为中国的铜需求将大幅增长而美国经济在快速复苏的时候,基金借势造势,果断地大量买入LME铜镍铅等商品期货,一波一波地推动市场。
基金的另外一个典型的操纵市场手法是攻守同盟,共同进退。西方的大型对冲基金在操纵市场的时候都有一种默契,一般不会自相残杀。虽然西方商品期货市场一向标榜"公开公正"并严格控制"同谋",但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并非如此。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市场为例,1995年-1996年,以索罗斯为首的欧美几家大型基金组成联合同盟(根据当时市场的参与力量和持仓情况,市场作出的一种普遍猜测。根据英国的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联合操纵市场是违法行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日本住友公司,致使住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亏损高达26亿美元(亏损数额有不同版本)。这是一起典型的基金攻守同盟共进共退的市场操纵行为。当然大基金与小基金有时候也会相佐,尤其是CTA基金经常独行其是,不与大基金合拍。CTA为commercial trading advisory,顾名思义为交易顾问,其规模从几百万至1-2亿美元,其投资策略基本以技术性的中短线为主,以技术性破位为入市前提。
基金的预期获利目标:大型基金尤其是对冲基金入市前一般都有一个预期获利目标,按百分比计算获利目标至少在10%以上。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为例,基金做多或做空后,获利目标一般为500美元/吨以上。为了达到获利目标,基金入市后一般不会轻易退出,持仓时间比较长,少则3-4个月,长则半年,甚至1年以上。获利手段:通过调控期差或基差(spread)等相关市场等获利手段操纵市场和保障实现巨额利润。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为例,在铜价开始走熊的时候(有时是在走熊之前),基金大量抛空,随着市场的不断下降,基金利用各种利空悲观的供需面大幅拉大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差价,使市场处于远期大幅升水(contangon)。当铜价开始走牛的时候(有时是在走牛之前),基金大量买入。随着市场的不断上升,基金利用各种利多乐观的供需面大幅扩大近期与远期之间的差价,使市场处于近期大幅升水(backwardation)。如果我们仔细看看LME的价格走势,就不难发现,每次当LME铜市场处于历史性的低位时,远期价格都远远高于近期,以此阻碍远期的买盘,从而保证基金的空头能在历史低位顺利出逃。同样当LME铜价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近期价格远远高于远期价格,基金以此阻止大量的远期抛盘,从而保障自身的多头顺利出逃。
虽然基金的操纵市场的手法多种多样,本文也不可能一一详述,但从以上的方方面面,我们至少可以略知基金的一些基本概况。(中国五矿集团期货部 张荣辉)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