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新技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03月29日 9:26 11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新产品新技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仪式上,湖南中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研完成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介绍,此项目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1)发展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理论: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界面滑移计算理论和考虑滑移效应影响的变形分析理论(滑移-挠度耦合法),可定量分析剪力连接度对组合梁界面滑移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剪力连接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被同行专家评审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考虑滑移效应的变形计算折减刚度法,是对现行组合梁换算截面法的重大改进,对组合梁的设计计算具有重要实用价值,被同行专家评审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系统地提出了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方法,包括组合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和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连续组合梁的弯矩调幅、负弯矩区的抗裂度和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变形计算方法;延性及抗震计算方法等,对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被纳入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等四部规范、规程。   (3)研发了多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体系: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大跨度预应力钢-混凝土叠合板连续组合梁、钢-混凝土全组合结构、异形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预制装配可拆式预应力钢桁-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钢-混凝土空间组合结构等。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国贸桥、深圳彩虹大桥、岳阳琵琶王立交桥、鞍山五一路立交桥、三峡永久船闸临时施工桥、珠海科创业大厦等国内10多个城市的30多个城市桥梁工程和建筑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于1999年4月设立,主要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每年评审一次,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