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新技术]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在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03月28日 16:12 24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新产品新技术]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在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仪式上,湖南中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研制出的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及其在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介绍,本项目针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力图通过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技术特点表现在:   1、针对冶炼工业过程特点,建立了智能集成优化控制的技术框架,提出了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罚函数目标优化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和规则模型的专家优化控制策略。   2、创造性地提出了锌电解分时供电优化模型,采用所提出的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罚函数目标优化方法,确定优化的电解负荷;提出了具有神经网络自学习机制的专家优化算法,确定整流机组最优运行方案,提高了整流效率和功率因数,大幅度降低了锌电解电耗费用,有效地解决了锌电解分时供电优化控制难题,实现了电解过程直流电力的经济运行,年减少电费支出1800万元。   3、针对炼焦配煤过程,采用所提出的基于模型的专家优化控制方案,确定最优配煤比,并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配煤比的跟踪控制,有效地稳定了焦炭质量,降低了焦炭生产成本,实现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控制目标,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减少了环境污染,年创直接经济效益860万元。   本项目所提出的集成建模技术和优化控制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所开发的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优化控制系统分别实现了锌电解和炼焦配煤过程的实时在线优化控制,对解决冶炼过程的模型化和面向目标的参数优化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在流程工业企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整体水平。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于1999年4月设立,主要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奖项分为一等奖、二等奖2个等级。每年评审一次,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