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2005年03月24日 10:4
63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理事会上了解到,2004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430万吨,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经济效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实施“走出去”战略、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亮点。
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78.32亿元,利税530.22亿元,利润323.84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6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6户,他们是中国铝业公司、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和山东南山集团。利润过10亿元的企业也有6户,他们是中国铝业公司、山东南山集团、金堆城钼业公司、金川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和五矿有色金属股份公司。
2004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其中电解铝行业表现的最突出。2004年电解铝投资额比2003年减少42.34亿元,降幅达18.1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停建电解铝产能147万吨、缓建产能90万吨,电解铝投资热得到有效遏制,先后有33家电解铝企业停产。同时淘汰落后的电解铝工艺速度加快,全年淘汰落后电解槽自焙产能72万吨,至2004年底全国落后的自焙槽产能只有32万吨,约占全国生产能力的3.5%,基本上实现了淘汰落后的自焙槽生产工艺的目标。
2004年,有色行业产业调整结构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趋势。中铝公司控股兰州铝业公司、福建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和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也进入中铝公司。天津中迈集团收购黄河铝电集团公司、商丘铝电集团与林州铝业合并;金川集团公司与宝钢集团在资源开发上实现也强强联合等。通过并购和联合进一步整和了资源,增强了优势企业的竞争力。
2004年,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资源开发初见成效。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把工程承包与有色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在国际化经营中把所在国资源优势同我国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在赞比亚的湿法铜厂已经开工建设,承建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铜冶炼项目2004年底投产。金川集团公司为确保资源的有效供给,先后与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赛利马来公司签署长期贸易协议,并与瑞士马格瑞士公司合作开发智利和巴基斯坦的铜矿。中铝公司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签约合作建设氧化铝厂,一期工程为180万吨;中国五矿集团控股美国舍温160万吨/年氧化铝厂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经开始向国外出口有色工业的技术。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技术出口伊朗,由中铝国际工程公司为印度设计的320KA年产25万吨的电解铝厂已建成投产,受到印度政府的高度评价;矿山采选技术应用到赞比亚、越南和蒙古等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指出,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较好,这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分析2005年我国有色工业需要注意和把握的问题时,康义强调,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要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四是加强行业协调自律,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