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一周技术解盘
2005年03月14日 10:17
6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一周技术解盘
概要
●全球商品普遍上涨,全球性通胀似乎已经来临
●美国1月贸易赤字扩大至582.7亿美元,为历史第二高水准
●中国强劲的铜消费有转弱迹象
●美国养老基金目前正提高其商品市场的投资比例,使得基金的净多持仓已经达到39089手的高位。
★行情回顾
在连续四周上涨的基础上,本周国际铜市场再创16年新高,与百年高点仅差一步之遥。短期目标位的实现使得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回吐,时间周期也阻止了铜价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同时在现货紧张以及美圆的疲弱让铜价受到了一定的支持。因此本周铜价总体呈现冲高回落而在下方遇到一定支持的高位震荡运行的态势。周一,市场仍然没有理会亚洲时段的回落,其自身的规律仍然占具主导,短暂的整理后,在美圆的日内反弹结束之后,铜价再次冲高。而在近期的交易中,投资者的目光仍然没有离开众说纷纭的美圆汇率,加息周期的结束与否对美圆的运行研判较为重要,而短期内显然这个周期尚未结束,美圆的反弹也就仅仅局限在小规模上的,铜价自然没有受到其反弹的影响。在周二,迎来了本轮铜价上涨的新高点,而在接近LME百年高点俯视铜价。外汇市场美圆的再度走软为铜价的创出新高提供了坚强的支持。周三, 在达到短线目标位3300美圆之后,当日铜价在震荡中调整,而下方的支持使得铜价的调整显得温和。美圆在连续下跌之后,其跌势有所放缓,加之美国股市的下跌,为铜价的短期修正提供了契机。美联储莫斯可指出美国经常帐赤字能持续,美元走低将有助于缓解,市场人士认为联储的态度将对于美圆施压,使得美圆有机会继续走低,金属也就将借此上涨,因此铜价在当日再度上涨到3285美圆,尾市略有回落以3170报收.周四的交易中,铜价再度冲高后有所回落, 但市场的获利回吐的压力有限,使之在狭小的空间内波动。市场在等待周五公布的美国贸易数据。同样,美圆汇率也由于周五的数据而在昨日的交易中鲜有波动,但弱势不改。美联储斯特恩表示升息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市场的目光也都投向了周五的数据.而在周五美国贸易数据公布之前,铜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滑落,但在随后公布的美国1月贸易赤字扩大至582.7亿美元,为历史第二高水准的消息让美圆跳水,铜价又出现的迅速的回升, 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的资料显示,因对消费品、汽车以及商业设备的强劲需求带动进口创历史新高,美国1月贸易赤字大幅扩大。但同期的出口也创记录新高。资料显示,美国1月贸易赤字为582.7亿美元,为继去年11月594亿美元赤字之後的第二历史高点,12月修正后为赤字557亿美元。资料同时显示,美国1月出口上升0.4%,为1008.3亿美元,12月为1004.3亿美元;1月进口上升1.9%,达到记录高点1591亿美元,12月为1561.7亿美元。就业增加支撑了美国消费者对国外消费品的支出,同时企业由于需求增加也加大投资购买国内外生産的设备。此外,美元贬值使美国的出口商品更加便宜,这可能会阻止美国今年的贸易赤字进一步恶化。但美圆的贬值将进一步促使美圆计价的商品上涨,铜价亦从中受益,因此尾市铜价再度回升到3225美圆,结束了全周的交易.周K线为上影线65点,下影线50美圆,实体为7点的阴线十字星.
★前期观点评估
笔者上周对于国际铜价在短期调整之后,市场仍然处于新的上升过程中,同时由于调整时间的短促,铜价的上涨将以震荡的方式展开的观点与市场运行相一致.笔者对于短期目标位3300~3320美圆观点在市场运行当中基本实现.而对于铜价的中期目标位3350美圆的测算,在本周没有实现,该目标作为铜价运行的中期目标仍然有机会在调整之后实现,而笔者两个月以来始终所提及的3月10日的时间之窗在此次铜价的运行中有所体现,但显然不够强烈,铜价在本周后两日的回落中仅仅表现出短线的整理,与以往的时间之窗相比较显然不十分明显,也表现出铜价目前在高位仍然较为强劲.
★市场结构
国际铜市场总持仓的不断扩大使得本轮铜价的上涨不断获得动力,而基金的持仓不断增加,明显已经不是通常情况下以技术基金为主导的市场持仓结构,笔者在前期就多次提及目前基金持仓的规模中有场外资金加盟,从本周的市场报道中已经证实了这种猜测,美国社保基金等为了避免美圆的大幅贬值所到来的损失而入市保值,因此基金的交易群体已然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极限持仓得到了扩展,目前基金持仓39089手的高位,但显然铜价并没有出现极至行情.在仅仅50575吨的可交割库存的情况下,显然目前199616手的总持仓为库存的近百倍,仅现货月的10441手的持仓也为库存的5倍.在本月的第三个周三临近之时,我们看到大部位多头有所增加,2个5~10%的多头显然是继续逼迫1个5~10%大部位空头就范,随着现货点价到期,空方的平仓仍然对铜价提供支持.
★市场焦点
全球商品的再次启动,股市的大幅上涨,我们似乎看到了经济的加速成长.而油价再度劲升及长期利率走势又有可能制约经济的提速.市场有关全球经济今年恐大幅放缓的忧虑似乎已消退.随著北半球春光乍现,消费者信心随之提升.商品及油价在过去几个月的走势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活动已萌生诸多新的乐观看法.其价格走势甚至可说是全球贸易与生产逐步提高的真实写照.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和工业金属价格以及船运成本和股价在最近几周均再次大幅反弹,触及或逼近纪录高点.商品指数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追踪商品指数的资金数量已升至大约400亿美元,其中高盛商品指数(GSCI)吸引了近300亿美元追踪该指数的基金.涵盖17种商品期货的路透CRB指数<.CRB>已涨至24年高点.投资于商品指数的基金可以利用逆价差这种市场价格结构通过展期获利. "英商巴克莱资本国际的Kamal Naqvi表示.商品生产商迄今不愿意卖出远期合约对冲未来的产出.分析师表示,价格长期保持强势,最终可能吸引犹豫的生产商对冲,分析师警告说,基金的旺盛买兴可能埋下商品价格大幅下挫的隐患."这些市场规模太小,而且流动性差,难以消化这么多的投资。
就美国而言,日趋庞大的贸易赤字是其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顽症,而资本项的增长是弥补其亏空的主要途径,但是数月以来,专家们不断发出警告称,外国对美国的投资已越来越转由政府而非民间投资人承担,这种投资终将枯竭,届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不过,他们无法确切地指出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但目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悲观论者的预言正遭到质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格林斯潘就是质疑阵营中的代表人物.格老上个月在伦敦发表的一番言论为这场质疑开了一个头,他重申他全球化助长了拿储蓄进行跨境投资的行为,并且有可能使较高的贸易逆差易于更长时间得到融资弥补.他指出关键迹象是美元自2002年以来出现的跌势似乎在开始缩小创纪录的贸易逆差.他辩称,获利遭挤压的对美进口商看来要提价,这终将抑制美国人对外来商品似乎永无止境的需求.之后,FED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没有先例表明伴随美国赤字扩大而来的是许多人预想中的那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种乐观的情绪让市场受到感染,重拾信心,也推动了商场的不断升腾。
而就金属市场而言,需求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做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的中国,其经济增长以及铜消费推动了本轮牛市的进程,而今年以来其消费似乎在下降。贸易商称,中国国内铜需求趋软且价格较低,使得中资和外资贸易商向其他亚洲买家出售存放在上海保税仓库中的铜.中国是全球最大铜进口国.他们表示,高企的铜价已降低了中国的需求,中国的铜消耗量约占全球供应量的五分之一.“一些铜的终端用户不到原料快用完时不会去采购,“上海一交易商称,“需求的降低令上海的铜价滞后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贸易商称,许多购买铜为电力,电子及建筑业制造产品的工厂出现亏损,因其产品涨价幅度跟不上铜价.贸易商表示,由于铜价上涨刺激中国铜厂增加产量,上海市场供应充足.他们表示,许多中国买家在上海保税仓库存放长期合同进口铜,等待转售其它亚洲买家,因中国铜价仍然低于进口价.他们说,有些国外供应商将原打算销往中国市场的铜存放在上海保税仓库.而从全球铜的供需来看,供应的不断增长与对应的消费增长的减缓使得05年的缺口将出现明显的减少,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的观点,铜市场去年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统计缺口达705,000吨,而报告库存下降的幅度为862,000吨. 国际铜研究小组估计,2004年世界铜的 “使用量” 总计为1648。6万吨, 年比增长5.5%. 数据显示铜需求的增长率在2004年第三季度达到高峰.国际铜研究小组的数据同样显示了一个经过测算的2004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的过剩量为50,000吨,与报告的库存缺口只有17,000吨比较. 这一最初的数据提示市场已经在2004年第四季度接近供应平衡. 在今年一月和二月报告的交易所库存 (LME, Comex, SHFE)上升16,000吨,同样提示市场正在接近供应平衡.因此市场所关注的焦点是在全球性通胀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如何?其对铜消费的带动于影响有怎样?
??机构观点
据投资银行瑞银集团(UBS),实质金属价格已结束了持续30年的下跌周期.UBS周四表示,供应紧张和中国需求等因素料将使金属涨势将延续至2008年.虽然瑞银集团在其报告中表示,金属价格在2005年下半年将有所调整,但预计名义价格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走高,并预期下一个周期的价格高点将超过目前的高点.实质金属价格为根据通膨因素调整後的价格.瑞银集团将2005年铜价预估值上调14%至每磅1.425美元,并将2005年铝价预估值上调5%至每磅0.78美元
铜生产商菲尔道奇公司(Phelps Dodge)主席Timothy Snider周二表示,铜冶炼厂目前的瓶颈今年稍后有所缓解,市场将在今年下半年变得更加平稳。他表示,“铜精矿的产量正在增加,而很多冶炼厂要进行例行维护。”Snider称,“冶炼厂目前正面临一个瓶颈,但预计今年稍后问题将有所缓解。今年下半年市场将较现在更加平稳。”
摩根大通(JP Morgan)将其对金属价格的预估上修,以反映当前的价格涨势,但同时在报告中指出,今年稍晚实货需求和供给将继续令金属价格承压.全球金属策略师贝格瑟(Jon Bergtheil)在研究报告中称,“我们已经修正了价格预估,以反映当前价格强势.“但我们的基本观点仍为,实货需求和供给将继续支持金属价格在下半年下跌,或许从第二季开始.根据过去的经验,忽略实货供应趋势,而偏重美元潜在趋势是危险的做法.贝格瑟表示:“我们预计基本金属见顶後的12个月平均跌幅为17%,而不是历史上的平均下跌28%.我们进而认为,整个熊市的下跌幅度不会超过牛市涨幅的一半.“他指出,过去一个月主宰金属价格走势的是美元走势,而非实货需求和供给趋势.他说:“我们理论存在的一个巨大风险因素是,今年余下时间美元下跌幅度可能超过摩根大通的预期.
麦格里银行:随着铜价在过去一周内降至两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业内人士开始认为目前铜需求正在放缓。然而近来麦格里银行的商品分析师Adam Rowley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铜供应仍将吃紧,目前铜库存已经降至历史低位。Adam Rowley仍旧认为,未来美国、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地区经济的增长仍会产生强劲的铜需求,然而中国铜用量的增长速度将大大低于此前四年的水平。铜矿产量的增长以及地区性铜需求的下降将会给铜价带来回调压力。Adam Rowley指出,目前铜的基本面仍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铜价近期内不会大幅下降,甚至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Adam Rowley预计今年的铜、铝、锌、镍供应仍会存在缺口,但随着过去一年内矿业公司的投资增加了20-25%,基础金属的产量也将随之提高,而基础金属的供应缺口也将逐渐消失。尽管铜矿产量提高,但今年铜库存将会继续下降,然而到2006年,全球铜供应将从不足转向过剩。Adam Rowley警告称,采矿设备匮乏以及缺少采矿专业的技术人员将困扰未来铜矿的发货能力。
加拿大Fraser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作为多年来矿业投资首选地之一的智利,在业内已经不再有很大的吸引力了,这可能是因为计划引进矿区使用税的关系。Fraser研究所是一个右翼的智囊团。
Fraser周一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在其年度64个候选单位中认为最友好的调查中已经下滑到第十四位,去年排名为第二。这“64个候选单位”包括位于加拿大省,澳大利亚州,美国和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矿业。美国内华达州连续第五年在调查中名列第一。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周三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精铜消费量超出产量70.6万吨.2003年的产量缺口为38.6万吨.ICSG在月度报告中称,"2004年全球精铜用量较2003年增长5.6%."美国消费量增长5.5%,中国增长3.6%,日本增长6.4%,欧盟增长2.1%.报告中称,"欧盟需求年末发力,12月消费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5.7%."报告还指出,相对于中国经济扩张速度,该国消费量数据似乎偏低,这可能是因非报告库存变动造成.
巴克莱资本的商品分析师Ingrid Sternby指出,尽管今年铜需求目前仍旧增长,但毫无疑问铜需求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但铜价前景仍旧看好。Ingrid Sternby指出,铜价对供需基本面的变化非常敏感,最近一年来,铜价有三次单日跌幅达到了10%。然而目前一旦铜供应出现中断,铜价仍旧会大幅上扬。最近五年的铜价表现基本上与原油价格表现趋于一致。由于冶炼产能的限制,铜供应目前仍旧是市场应当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今年上半年就会有大量的冶炼厂进行停产检修。尽管今年会有新建的铜产能投产,但未来几年内,几乎没有任何新的铜矿投产,业界对铜矿勘探的支出目前仍旧处于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中国国家电网建设的需要,目前中国铜需求仍旧高企,中国电力行业的铜用量约占国内铜用量的大约30%。由于目前LME铜价高企,目前中国铜消费商在采购铜的问题上表现得相当谨慎。如果未来中国制造商未能将铜价上涨造成的成本提高转嫁给消费者,中国的铜采购量将会大幅下降,届时铜价也必将进行重估。常规机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目前正提高其商品市场的投资比例,而对冲基金也大幅增加了在商品市场上的投资,尽管这些投资占基金投资比例的5%还不到。
★后市展望
铜价结束长达半年的区间震荡之后的上涨,显然呈现出本轮牛市的最后一轮攻击行情,而这一轮行情的特征就是从增仓上涨到减仓攀升的过程,目前市场的增仓仍然在持续当中,新近加盟的资金入市使得总持仓不断增加,显示出铜价上升的动力仍然很充足。全球性通胀的可能也让金属受到支持,美国社保基金的入市也是全球性通胀可能出现的产物。基金持仓再度增加到39089手的净多持仓从历史上看,该群体的持仓已然处于高位,但在此阶段中,基金的推动力将逐渐转变为建仓后的围而不打,逼迫对方就范的策略。因此在其持仓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铜价的震荡走高仍然难以出现以往的基金大幅减持多单的现象。在铜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其市场的泡沫也在不断增大,显然这些均具备牛市第五浪的特征。我们看到,在铜价最后一轮上涨过程中,现货的表面紧张仍然是市场的特色,而同时数据显示,铜的供应与消费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供应上看,铜精矿加工费(TC/RC)早已经已经突破每吨150美元和每磅15美分历史性高点,显然预示着精通矿的过剩已经出现,而冶炼产能的长期过剩使得精通矿的过剩将很快传递到精铜的市场供应上来。中国的供应增长也减少了国际供应的不足。根据资料分析2005中国冶炼产能将增加40万吨左右。从消费方面看,中国仍然是全球铜消费最旺地区之一,2004年中国消费精铜310万吨,今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8%显然低于去年,铜消费增速也自然会出现回落,同时铜价居高不下也使得下游产业的消费受到抑制。国际市场也同样在价格高企的同时,其汽车电子等行业的价格却难以出现上涨,我们看到美国的CPI大幅增长的同时,其PPI却增长开始出现缓慢的格局。这些都是铜价步入后上涨阶段的特征短期内三大交易所的库存有所上升,但显然没有到达另投资者认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的地步,也就是说供需的转变传递到市场的时机尚不成熟,牛市的惯性仍然在持续。通过对周遍市场以及相关品种的比对我们仍然可以看出目前铜价的牛市格局没有发生改变,在周遍得到验证。全球商品综合指数CRB仍然在本周继续上涨,其牛市如故,而本周在高位也同样出现了时空的共振,且技术上形成了一定的背离,有修复的要求。而道琼斯工业指数也在上涨中面临上升通道中轨的压力,同时布林线的上轨也对其压制,短线有回落要求。美圆指数在美国贸易赤字创下历史第二高点后,仍然面临着压力,其熊市格局没有改变,对铜价继续提供支持。我们再看看国际原油的运行情况,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回落整理之后,目前该价格又一次处于上升中,运输成本的再度提高,同样对短期的商品价格产生支持。在金属中,铝价的上涨也在持续当中,而短期内冲出通道后,短期目标已经在眼前,其同样存在修复的技术要求。镍价仍然在收敛结构当中,接近区间上轨。铅价运行于牛市的最后上涨阶段,其力度开始减弱,而上涨形态没有被破坏。锌价强势运行,但触及布林通道的上轨,短线有修复要求。锡价的上涨势头良好,后市仍将继续上涨。就铜价自身而言,布林通道的收敛提示铜价短线的上涨告一段落,短线又修复的要求,时间之窗的开启也提示铜价在做短线的修正,但其长线的上涨仍然保持完好。我们将下一个时间之窗锁定在4月16日
综上所述,国际铜市场目前正处于2001年以来所形成的牛市最后一轮上涨过程中,其增仓阶段的特征显示上涨尚未终结,短期内时间之窗开启使得铜价有修复调整的要求,而3130美圆对铜价调整提供支持。(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