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信息分析]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应坚持“利润原则”
2005年03月10日 16:18
7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两会信息分析]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应坚持“利润原则”
两会”期间传来消息,诺兰达公司和福尔肯布里奇公司合并,中国欲以50亿美元收购矿业巨头诺兰达公司的愿望落空。至此,历时半年之久,广受业界关注的五矿海外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诺兰达公司表示,五矿可能会参与建设其中的部分项目。
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该收购案是中国为确保有色金属资源满足本国巨大需求而进行的最大规模收购计划。在此之前,中国国有企业一直偏向自行购买资源,入股油田、天然气田和矿物储备。随着诺兰达收购计划的出现,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已显而易见。花旗集团亚太区投资银行认为,“收购诺兰达将使五矿彻底改变公司战略。”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对五矿集团要执意全面收购诺兰达公司而不是收购部分股权不解,并且指出五矿在经营厂矿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尤其北美市场工会组织的力量都十分强大,环保法规也较为严格。此外,目前金属价格都在较高水平波动,意味着收购成本较高。一位分析师甚至称:“五矿手中有大量资金,急于收购海外资产,这种情形就像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疯狂在海外收购一样。”另外,该收购意向也遭到了加拿大国内的强烈反对。他们表示诺兰达生产的矿产对经济和军事工业都极为重要,将如此重要的矿产公司出售给中国将引起国人的不安。
矿业企业海外收购: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既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体现,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过去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的企业从事境外直接投资活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储蓄不足、国际收支失衡以及企业缺乏境外投资所需的所有权优势,一直扮演资本输入国角色。
随着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有能力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参加今年两会的杨圣明代表指出,2004年我国利用直接和间接外资累计7000多亿美元,但对外直接投资仅370亿美元,反差很大。过去我们总是单纯强调扩大出口,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我们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注意和“走出去”相结合。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遭遇资源瓶颈,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以铁矿石为例,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对钢铁的强劲需求。而作为炼钢的主要原料,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但国内铁矿石多为贫矿,国内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3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进口铁矿石高达2.08亿吨。这次铁矿石价格大涨,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两会代表王振侯指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计划经济的烙印还较深,只能适应国内的经济发展、竞争环境,对国外的政策、法律、市场、文化、民俗等普遍缺乏了解,盲目跟风,损失巨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可见,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首先苦炼内功,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和水平,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材,尤其是懂经济、法律、会计等专业的专门化人才,另一方面,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科学全面的论证,最好是由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来作,为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从政府方面来看,应该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引导和协调,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提供制度保证。这个制度保证包括很多方面,如健全国内行业协会,使之真正发挥作用;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税收支持以及保险业服务创新等等。因为这些项目一般来说投资额巨大,生产周期长,风险很大,单个的企业可能无力承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更为关键的商业环境显然需要政府出面维持,比如“不承认中国市场地位”、“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措施”,这是单个企业或行会组织都无力承载的重压,应该由政府出面,建立一种协助机制,这样可以形成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种辅助、一个通道。但目前的现状是,缺乏制度保障和专业服务使海外扩张的风险超出许多人的预设,单个企业需要从产品、渠道、公司设立、政府关系协调、文化适应等多个角度完成一个宏大的扩张计划,需要巨大的资金以及专业人才作为基础,而中国面对这一领域的专业服务同样只处于成长期。
海外投资应坚持“利润原则”
就象五矿以50亿美元收购诺兰达遭到世人质疑一样,之前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海外收购,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目前出现的趋势是,出让自然资源资产的外国公司总是希望中国公司能参与竞标,并总希望它的投标价是最高的。而我大型国企的领导人使命感很强,更多的从战略高度和产业地位影响力方面考虑,却忽视了价格、技术和管理整合因素,特别是带上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光环后,并购的成功成为首要指标,难免成为冤大头。投资失败的原因有商业上的判断失误,但也有非商业的因素,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例如,曾经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之一、标的金额为5.85亿美元的某油田项目,事后才发现,所购5块油田,其含油量之低,令人难以想象!这种“重资源占有,忽视盈利能力”的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总之,矿业资源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国内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利润原则对海外投资进行科学论证;而政府也应积极配合,搞好引导和协调,提高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