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周评]国际铜价在历史高位横向振荡调整

2005年03月07日 15:28 7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市场周评]国际铜价在历史高位横向振荡调整 上周(2月28日-3月4日)以LME三月期铜为代表的国际铜价,在历史高位区域围绕5日算术移动平均线走出横向震荡调整行情。在这一过程中,期铜价格创出此次牛市行情新高3275美元,当周最低点3132美元,最后收盘于3244美元,较前一周上涨47美元。从市场交易数据看,随着调整行情的展开,成交量日益减少,持仓量有所下降,投资者多采取谨慎、观望态度。 支持LME三月期铜在历史高位区域展开横向振荡强势调整行情、并在此过程中创出此次牛市行情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投机力量的再次深度介入,二是铜供求关系依旧紧张。 一、投机力量的再次深度介入。从COMEX铜大户期货持仓报告看,非商业多头继续保持增仓态势,截至3月1日其多头持仓量已达49255手,这是2003年11月18日以来最高持仓水平,充分显示出近期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机性较强的非商业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截至3月1日COMEX铜总持仓量也高达112973手,这一数字已高于此次牛市行情最高持仓量——2003年10月21日的111559手。细究总持仓量创出新高的原因,可以发现是由于非商业套利头寸数量及未报告空头头寸数量较大造成的。这说明期铜价格再创新高的基础已大不如前,对此应该有所注意。 二、铜供求关系依旧紧张。来自CRU的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仍有6.9万吨,并可能成为2005年缺口最多的一个季度。这说明全球铜供求关系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而每年3、4、5月份铜的消费旺季的来临,铜需求将达到一年之中最旺盛的时期。受此影响,LME铜库存不断下降,现在仅处略高于5万吨的十多年来最低水平,对调整中的期铜价格形成有力支持。 从近期情况看,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各方面情况略有差别。首先,美国就业情况相对较好。美国2月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26.2 万人,高于1月修正后的增加13.2万人,尽管失业率由5.2%上升到5.4%,但主要是因新增就业造成的。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在不断下降,四周均值已下降到30.7万人,远低于判断该指标好坏的34万人分界线。其次,西方制造业整体增长步伐放缓,对身处历史高位的铜形成一定压力。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2月制造业指数降至55.3,低于1月的56.4,更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值57。上述数据和JP摩根携手研究与供应管理组织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一致的,该指数2月份为52.8,低于前月的53.0。由于该指数包括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调查数据,因此基本代表了西方制造业情况。 就当前LME三月期铜价格演变情况观察,自从期铜价格未能有效突破2004年3月以来形成的大型上升楔形的上边后,就开始回落、继而开始了横向振荡调整走势,5日算术移动平均线是其轴心所在。在期铜价格历史高位区域内进行的这种调整,虽日内价格剧烈波动,但显然属于强势调整。从目前情况看,虽然调整尚未结束,但只要期铜价格能够收盘于3200美元以上,就仍可保持一定强势特征,期铜价格再次走强、挑战历史高点3304美元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 关于本周(2005年3月7-11日)及未来中短期内的LME三月铜价格走势:预计期铜价格围绕5日算术移动平均线进行的横向振荡强势调整不会持续太久,就一般情况分析,调整结束后期铜价格走强的可能性较大,挑战历史高点3304美元是有可能的。(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附LME三月期铜本周(2005年2月28日-3月4日)交易数据: -------------------------------------------------------- 开盘 最高 最低 收盘 涨跌 成交量 持仓/增减 库存/增减 -------------------------------------------------------- 3220 3275 3132 3244 +47 244361 189731/-3433 50100/-3275 --------------------------------------------------------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