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我国期货公司告别平均化发展阶段

2005年03月07日 10:9 7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我国期货公司告别平均化发展阶段   2004年中国期货公司的经营业绩严重两极化。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代理总额占全国市场的23.83%、代理量占全国的25.58%;前100名的代理额占全国的89.65%、代理量占全国的89.97%%。而全国注册公司总共有将近200家。   就个体公司而言,中期集团的总代理额已经占到全国的10%以上。而其一个营业部的代理额就已经相当于“2004年全国期货经纪公司代理额(量)排行榜”上位列五六十名的公司了。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马文胜先生说。这个市场已经告别了平均化发展阶段。经过了十多年马拉松式的长跑,目前已经正式迈进了两极化和方阵化时代。”   执行力的白热化较量   我国期货经纪业务的发展,近年来经历过一个由低谷向高峰演化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在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身上体现得最为完整。   中国期货业协会田源会长分析,“市场低迷的时候,各家期货经纪公司都在惨淡经营,后来很多公司纷纷转投其他领域,但深圳中期(现改名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初衷不改,加班加点地致力于期货新品种的研究。整顿结束后,期货交易品种范围扩大,很多公司对此措手不及,而深圳中期却抓住了机遇。”   “我们感觉广州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中国国际期货广州营业部在内部报告中分析说,“但是竞争形式却仍很初级,竞争手段也相对简单。”   上海大陆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雁先生分析说:“中期集团及其分公司之所以能做大是有内涵的。任何讲出来的决策都不稀奇,可贵的是公司的执行力。这包括公司的品牌、领导的魅力、团队的素质和敬业精神等等。”   优势集中在前十名身上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第一,先做强分公司而后以集团公司整合业务链谋求更大发展的中期模式;第二,以上海大陆、中粮、金源等公司为代表的具有传统特色的常规模式;第三,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以浙江永安、建证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浙江模式”;第四就是排在尾巴梢上依然能够存活甚至盈利的“响尾蛇”模式。2005年,这四种模式的较量将决定市场格局的演变。   年初,中期集团已经做好了应对今年期货新品种上市的准备,其发展战略也由“阵地战”调整为“集团军作战”:要在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强化集团的统一调度、协调、指挥和稽查功能。   在第二方阵中,以交易量占第11位的上海大陆期货经纪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公司,已经拟就了各种创新服务措施,正信誓旦旦谋求进一步发展。他们调整经纪业务思路以提高服务质量,寻求在多个期货产品领域的多丰收。   2004年,“浙江模式”的骄人业绩引起了几乎所有期货经纪公司的注意。目前,以人才争夺为先导的扩建营业部之战已经指向了这一地区。   据大陆期货副总经理吴雁先生和金源期货市场部副经理聂国承先生分析:所谓“响尾蛇”公司,往往不搞网上交易。它们占地少、人员少、有的公司,连信息都是完全从网上下载的。其成本非常低。但是,在手续费方面,大公司按8元/手收取,他们却可以按3元/手来收,甚至更低。如果他们的短线客户多,那也是可以大大盈利的。   中期执行总裁马文胜先生分析说:“目前市场出现的两极化、方阵化趋势明显,第一名与第十名的差距是两千亿。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前十名的第一方阵里,各公司的差距将越来越小,而不同方阵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他断言,今年,随着有关保证金四方监管机制以及净资本管理机制等一批制度的出台,市场必然会出现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不在第一、第二方阵的公司,今后很难取得优势。     竞争格局如何定势   对未来期货市场的发展,业内人士有这样的忧虑:一超多强的格局仍将维系,但每个公司持仓量占整个市场的严格比例限定,将成为中期集团及其各个分公司发展必将遭遇的政策瓶颈。   田源先生分析道:“历史地看,现行期货管理条例的启动和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发展地看,如果本土期货公司今后一直处于目前这种经营范围单一、资金实力弱小的地位,那么将来出现在交易量(额)排行榜前十位的公司就很有可能全是国外的公司。如果它们的网络在中国不断扩大而且内外联动,那么中航油事件就很可能不仅在新加坡发生,还会在上海、大连等地发生。因此,用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国际级的选手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这些公司应该是全服务型的公司,是既能从事国内业务又能从事国际业务,既能自营又能代理还能发行基金的全能型国际化公司。未来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需要这样的期货公司来保驾护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期货证券研究室廖英敏主任说:“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单一的期货经纪公司结构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其表现在:一是单层的会员结构。期货公司无论大小,无论资金实力有多大差别,都是交易所的会员并拥有结算功能起着管理客户资金和交易风险的作用。这样,容易出现资金实力小、运作不规范的小公司挪用客户保证金、客户透支穿仓的风险。二是单一的客户代理业务模式使得大小期货公司都只能通过代理客户、赚取佣金收入一个途径获得收入,导致手续费恶性竞争,甚至一些不规范的公司采取允许客户透支等违规手段争夺客户。”   廖英敏认为,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期货代理机构的结构蕴藏着较大的风险。中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多层次的期货代理机构。要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起着业务创新、防范风险的龙头作用。有一定抗风险实力、运作规范的普通经纪公司是为客户服务、开发市场的基础力量,而资金实力小、运作不规范的公司将来应该或被市场淘汰、或依附于大公司旗下,变成二级代理公司,使其无权管理客户资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