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中州期货3月2日上海期铝技术解盘

2005年03月02日 16:4 4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3月2日上海期铝技术解盘   金属日评:沪铝下探回升      核心观点:短线振荡整理空间有限      操作建议:可考虑逢低吸纳多单。            上海期铝价格3月2日出现下探回升的走势,早盘小幅低开,其后振荡回升,收盘时各合约均有0-20元不等的小幅回落。全天成交5492手, 较1日(9830手)有所缩小,总持仓45470手,减仓352手。            主力Al0505合约早盘以16460元小幅低开,盘中下探回升,最高 16, 520元,最低16, 460元,收盘于16, 520元,较1日结算价持平,成交3170手,持仓16180手,减仓78手。现货月0503合约报收于16, 300元,较1日结算价持平。            沪铝本日表现出相对偏强的走势。早盘的低开主要受到隔夜伦敦铝小幅回落的带动,但国内铝价回落幅度不大,并且很快受到逢低买盘的支撑而企稳回升。盘中中持仓,成交极不活跃,显示市场的观望心态,价格仍处于区间振荡行情之中。            现货价格也小幅回落,上海地区3月1日现货的价格成交区间在16200-16230元/吨,较1日跌25元,现货价格比较平稳。中国铝业3月2日电解铝报价下降50-100元,华东市场报16300元、华南市场报16450元、西南市场报16300元,氧化铝价格维持4330元不变。            国际市场,LME三月铝在2000美元一线受到多头获利回吐的打压而出现大幅的调整,但整体的上涨形态并没有改变。伦敦铝在1870美元处将受到明显的支撑,但在1900美元一线仍有振荡。国际铝业协会(IAI) 2月28日公布的初步数据却显示,2005年1月底西方国家生产商持有的各种形式铝库存(不含最终完工产品)增至322.3万吨,而2004年12月底为318.2万吨,其中2005年1月底未加工的铝库存增至185.3万吨,2004年12月底则为178.8万吨。这与巴克莱资本前期的预测相左,显然1月库存的出乎意料的增加令价格短线受到压制。不过,巴克莱资本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铝需求将提高5.3%而至3120万吨,全球铝供应缺口将达到37.1万吨,显然后市铝价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为抑制国内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产业盲目扩张态势,国家于去年底连续出台两项原铝出口税收调整政策。国家调控铝产业的新政策虽已在国内外铝期货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原铝出口 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海关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1月中国共计出口114930吨的原铝,同比大增39.6%,2004年度总出口较2003年度增长也不过36.1%,且包含了2004年12月因预期取消出口退税和恢复征收5%出口关税,而抢在新政策生效前突击出口22.3万吨的因素。当然国内出口的增加与伦敦的大涨和维持高位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怎样,1月出口的继续维持较高水平部分的缓解了国内产量过剩的压力,也是春节后国内市场出现回升的重要支持因素之一。            不过,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令国内电解铝盲目增长的势头在2-3年内会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电解铝投资惯性作用2005年里国内铝供应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后期这部分产能将直接影响国内铝价上升的速度和空间。国内库存的压力仍然比较沉重,上周(2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库铝库存达到了88894吨,增加了3899吨,前周增加22833吨,春节后库存增加很快对期货价格形成压力。我们预计2005年的供求形势是前紧后松,价格是前强后弱。         技术上,沪铝(0505)本日小幅下探回升,收小阳线,显示在低位明显受到支撑。目前价格整体仍然处于振荡整理走势中,估计调整空间有限。伦敦铝也处于振荡整理走势之中,预计伦敦铝经过短线的调整后仍有继续上探要求,价格有望突破2000美元再上新台阶,而沪铝则会相对较弱,但也会被动跟涨。投资者可在调整过程中择低适量吸纳多单。              中州期货青岛研发中心   李静远 分析师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