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中州期货3月2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5年03月02日 9:28
62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3月2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金属早评:上海铜小幅回落伦敦铜向下测试
核心观点:沪铜短线有调整的要求
操作建议:可择高适量减持多单,规避短线调整风险。
上海期铜3月1日出现小幅回落的走势,早盘价格小幅低开后维持窄幅振荡的走势,收盘时各合约均有90-240元不等的下跌,远期合约跌幅较大。盘中成交维持平和,总成交量104788手,较28日(146392)略有减少,总持仓232284手,较28日(229580手)增仓2704手。
主力0505合约30670元小幅低开,其后盘中最高30820元,最低30590元,收盘于30680元,减140元,成交68676手,持仓量83076手,增仓3092手。现货月0503合约以32010元报收,同28日均价持平。
沪铜市场表现出相对平静的走势,主要受到上周五伦敦铜冲高回落的影响,盘中交投非常清淡,价格波动幅度很小显示市场的谨慎心态。持仓量小幅增加,近期合约空头的大幅减仓,0503、0504合约分别减仓1838手和1404手,现货月0503的持仓量(24966手/60415吨)仍远远高于上期所库存总量(44225吨),因此,0503合约后市仍然具有挤空的条件。远期合约持仓继续增加近6000手,显示市场分歧较大。
现货市场,上海有色金市场属铜3月1日现货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交易区间在31900-32080较28日跌60元,现货价格近期比较平稳。
据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中国2005年1月铜、铜合金、废铜和铜精矿进出口详细数据显示,精铜进口量是113,434吨,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废铜进口量达342,359吨,年度同比增幅达60.9%,这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另外铜精矿进口305,436吨,年度同比增幅达9.2%。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也令现货价格有所滞涨。
国际市场,伦敦铜3月1日也出现回落整理的走势。盘中市场的获利回吐的压力继续对铜价施压,而美元的反弹也令铜价感到压力。盘中向下试探支撑最低探至3160美元一线,尾盘有所回升,场内交易终盘报3201美元,下跌了34美元,场外收至3180美元。
经济方面,美国公布的2月ISM制造业指数为55.3较上月的56.4有所下降,对铜价有所压力。
美元出现反弹,成为引发铜价获利回吐的主要动力,欧元最终报收于1.3185美元,跌0.0085美元。由于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元仍会继续维持弱市。
库存方面, 3月1日LME库存报52550公吨,降1425吨,COMEX库存3月1日报46815短吨,没有变化,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周(25日)铜库存报44225吨,增加9795吨。目前三大交易所的库存总量仅有13万吨多,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期货价格仍形成支持。
伦敦现货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报3344美元,较28日跌54美元;现货/三个月升水136美元,较28日下降4美元,现货升水出现小幅回落但仍比较平稳。
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公司2月16日表示,随着铜冶炼产能的增加,预计全球精铜供应短缺状况将在2006年得到缓解。Freeport-McMoRan铜金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 Adkerson指出,他们对目前铜市的基本面感到满意。菲尔普斯道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teven Whisler指出,商品价 格仍有继续保持强劲的潜力,对铜来说尤其如此。现阶段供应紧张的局面仍然维持,供求关系短期内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第1季度里铜价仍会维持高位运行。传统上,每年的3、4月份都是消费最旺的季节。
技术上,伦敦铜再次上探3280美元一线的历史前高,但遇阻回落,显然前期高点的压力比较大,估计后市会出现高位振荡的强势调整走势,不过,伦敦铜整体仍维持多头格局。从形态上伦敦铜构成一个上涨楔形,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也需要一定的上涨时间。由于基本面方面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善,因此多头格局仍要延需一段时间,不过,高位振荡可能加剧。投资者可适量择高减持多单,规避短线调整风险。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