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中州期货2月28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2005年02月28日 8:44
46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中州期货2月28日上海期铜早间技术看盘
金属早评:上海铜继续上涨伦敦铜下探回升
核心观点:沪铜短线强势整理但多头格局不变
操作建议:可择低吸纳,但不追高,注意资金管理。
上海期铜2月25日出现小幅回落的走势,各主力合约均有120-540元不等的跌幅,远期合约涨幅较大。盘中成交略显活跃,总成交量164810手,较24日(144010手)略有增加,总持仓227208手,较23日(234558手)大幅减仓7350手。
主力0504合约30990元小幅低开,盘中振荡回落,最高30990元,最低30780元,收盘于30840元,跌280元,成交32968手,持仓量80960手,减仓5082手。现货月0503合约以31480元报收,跌260元。
沪铜市场表现出相对较弱的走势,主要受到隔夜伦敦铜小幅回落32美元的带动。盘中下跌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多头的获利回吐,多空双方减仓的意向比较明显,尤其是近期合约减仓幅度较大,0503、0504合约分别减仓4958手和5082手。现货月0503的持仓量(285964手/70140吨)仍远远高于上期所库存总量(44225吨),因此,0503合约后市仍然具有挤空的条件。部盘中成交出现放大,显示多空换手比较活跃。分多头的短线获利回吐引发高位振荡,但这属于强势整理的范畴,空间不会太大,价格整体仍处于强势格局,多头继续控制局面。
现货市场,上海有色金市场属铜2月25日现货价格变化不大,交易区间在31600-31800较24日跌25元,现货价格近期基本上比较稳定,前几日滞涨,本日又滞跌。
据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中国2005年1月铜、铜合金、废铜和铜精矿进出口详细数据显示,精铜进口量是113,434吨,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废铜进口量达342,359吨,年度同比增幅达60.9%,这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另外铜精矿进口305,436吨,年度同比增幅达9.2%。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显示通过大量的进口国内的市场紧张状况以后可以得到缓解。
国际市场,伦敦铜2月25日出现下探回升的走势。盘中早盘受多头获利回吐的打压出现继续下探,最低探至3130美元一线,其后受低位买盘的推动再次回升,场内交易终盘报3182美元,回落了10美元,场外回升至3217美元。
美元出现小幅的回落,受此影响,基本金属纷纷出现了回升,欧元最终报收于1.3240美元,涨0.0037美元。由于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元仍会继续维持弱市,从而对铜价中期走势继续形成支持。
库存方面, 2月25日LME库存报53375公吨,涨250吨,COMEX库存24日报46815短吨,没有变化,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周(25日)铜库存报44225吨,增加9795吨。目前三大交易所的库存总量仅有13万4千吨,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期货价格仍形成支持。
伦敦现货价格出现小幅上涨,报3352美元,较24日涨10美元;现货/三个月升水141美元,较24日上涨10美元,现货升水出现企稳回升显然对期货价格有支持。
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公司2月16日表示,随着铜冶炼产能的增加,预计全球精铜供应短缺状况将在2006年得到缓解。不过,现阶段供应仍很紧张,供求关系短期内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春节之后随着中国消费的再次启动,会出现一波消费小高潮,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在第1季度里铜价仍会维持高位运行。传统上,每年的3、4月份都是消费最旺的季节。
技术上,伦敦铜突破3177美元前期高点之后在3260美元一线遇到一定的压力,出现小幅的调整,显然与多头的获利回吐有关,这在周末前表现得更为明显,不过,伦敦铜整体仍维持强势格局,估计调整的幅度不会太大,更多的会表现为高位振荡。从形态上伦敦铜构成一个上涨楔形,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也需要一定的上涨时间。由于基本面方面仍未有实质行的改善,因此强势格局仍要延需一段时间。投资者可择低吸纳、不追高。(李静远)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