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2005年02月24日 8:52 4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国际铜市场在昨晚的交易中,承接前一个交易日的冲高回落之势在早盘测试下方的支持,而良好的基本面使得市场的抛压不重,在午后铜价再度回升。相关市场以及相关品种的上涨也给予铜价以支持。1月份美国CPI的疲弱令美圆受到压力,核心CPI月率上升0.2%(达预测)。该资料可能打压美元,因在近期PPI快速上升后,市场曾预期该资料将表现强劲。欧元兑美元在1.3200水平一直有强劲逢低买盘,同时据称宏观资金需求也数量可观。同样,104.80-00区域抛盘抑制美元兑日元上升,同时日本企业及区间交易商抛盘。同时昨日公布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尽管过去8个月中已经连续6次加息,但目前的基准短期利率仍过低,不过他们表示,目前来看,未来加息与否将取决于今后的经济资料。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简称FOMC)委员在2月1日和2日的会议上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连续第六次上调25个基点至2.5%,继续执行其“有节制的”加息政策。 但23日公布的这次会议的会谈纪要显示,未来利率政策的可预见性或许会下降。在自04年6月30日以来的6次政策会议上,FOMC每次都会上调利率,并表示希望将利率恢复到“中性”水平,即对经济既不会産生促进作用也不会産生抑制作用。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中性水平在3.5%到5%之间。 会谈纪要的内容显示,FOMC委员得出的结论是:在2月加息之後,利率仍未能达到中性水平。会谈纪要称,在此次加息行动后,人们普遍认为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仍低于一个能够保证通货膨胀率中期稳定的合理水平。然而,今后几次会议上的政策调整幅度将视未来的经济资料而定。因此在美圆连续两日的反弹之后,昨日出现了冲高回落,铜价也借此从低点回升,但总体属于高位巩固性行情。   笔者对于国际铜价短线整但不会改变市场总体的牛市运行格局的观点与市场的运行所一致,铜价在突破半年来的区间之后,目前在高位巩固,由于铜价在此次上升属于牛市的最后一波上涨,因此在高位的巩固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整个上涨格局没有遭到破坏之前,笔者将继续坚持铜价的强势运行思路。   市场消息:哈萨克斯国家坦统计局公布,该国今年1月精炼铜产量为36,248吨,较2004年同期下降1.6%.   以下数据为该国国家统计局对近期有色金属产量的统计报告摘要:(单位为吨)        2005年1月  2004年1月   精炼铜(吨)   36,248   36,837   月变动率(%)   +1.4    -4.1   年变动率(%)   -1.6    +0.6   氧化铝(吨)   127,345  123,261   月变动率(%)   +0.9    +1.1   年变动率(%)   +3.3    +2.3   由于中国进口商增加购买以及库存短缺,欧洲市场废铜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涨幅已累计达到50%。截至上周五,一号废铜线价格已上涨至每吨2,930-2,980美元。荷兰一位贸易商表示,目前废铜库存水平非常低,各等级废铜供不应求。除了中国买家外,欧洲一些半成品生产商也开始出现在废铜市场中,计划用废铜来替代阴极铜。预计将来形势将更为严峻,可能只有大的消费商才能生存。近日,LME铜价大幅上涨,为欧洲市场废铜价也提供了支撑。      昨日LME库存继续小幅下降,与此同时LME市场的持仓则继续增加,现货月中的减少显示空方的平仓仍然在持续。另外笔者注意到即将到期的期权交易出现了几个月不曾见到的看跌期权3200美圆之上的交易以及持仓,其看跌期权已经延伸到了3300美圆,同时在看涨期权行列里仍然以3500美圆为限,没有变化,提示在3月的第三个周三到来临近之际,铜价的再上一城的合理性,而笔者提到的3280美圆依然有实现的可能,近日周遍市场以及相关品种对铜价提供的支持同样会令铜价向此目标靠近。技术上看,各项技术指标在高位运行,部分有所超买,提示有修复的要求,而均线系统的多头排列提示市场铜价处于多头控市的运行格局,市场的总体上涨的特征很明显,且没有受到威胁,短线的修复为良性,上方的目标仍然在3280美圆一线。(景川)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