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我国应加紧应对钨矿资源枯竭危机

2005年02月16日 14:42 13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我国应加紧应对钨矿资源枯竭危机 由于多年来过量开采和勘探工作滞后等原因,我国钨矿资源正面临枯竭危机。国内已出现钨矿产品供应相对短缺和紧张的现象。   我国钨储量占世界钨矿总储量的61.5%,但近十年来钨产量却占80%至90%,即世界钨工业所消耗的80%至90%的钨资源都来自中国。近年我国每年消耗钨储量都在10万吨以上。若照此速度继续消耗10年,我国可利用的钨矿储量将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钨资源优势将逐渐减弱。   素有“世界钨都”美誉的江西省钨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黑钨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但现有钨矿山65座,其中大部分已开采了50年以上,大大超过矿山设计正常寿命,目前很多矿山都面临资源枯竭而即将关闭停产。据江西省稀有稀土钨矿业集团公司统计,现有的23个省属钨矿区有13个将在2010年前消失生产能力,资源枯竭殆尽。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在调研中发现,仅就探矿工作而言,国家和江西省对钨矿资源勘探投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是导致出现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钨矿最早是1907年在江西大余西华山发现的,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不少地质工作者到江西从事物矿地质调查,初步探明了赣南黑钨矿床的分布和地质特征。建国后,50年代到70年代钨矿勘查达到鼎盛时期,探明了一批大、中型钨矿床,保证了矿山建设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勘探工作锐减,但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大中型钨矿床,90年代钨矿地质勘查基本停顿。目前,加大钨矿资源勘探力度已迫在眉睫。   江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为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国家应改变探矿资金多年投入不足的难题,恢复或组建地方钨矿地质勘探队。   二是给予一些国有老矿山在现有钨矿山周边、深部开展“二轮找矿”的优惠政策。这是缓解矿山资源危机、延长矿山生命最经济的途径,其成本低,效果好,而且可以增加老矿山的服务年限,比新建矿山要经济许多。然而国有钨矿山经济能力普遍脆弱,国家在这方面应进行适当投入,并将钨矿战略性找矿项目列入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中。   三是不断完善商业性钨矿勘查机制。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已启动,商业化矿产勘查正在逐年扩大。2002年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项目843个,由国家财政投入的项目只占36%,社会资金投入已超过国家财政投入。但矿产勘查是风险投资,风险勘查的筹资和退出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我国尚未出台适应市场经济的矿产勘查的法律法规。为此,可以对钨矿勘矿权实行公开挂牌、招标、拍卖,执法部门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扩大钨矿勘探的融资渠道。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