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分析]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三大市场特点

2005年01月25日 14:2 55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视点分析]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三大市场特点   新华社信息北京1月25日电 日前,在“2005年铁矿石供需座谈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吴溪淳会长分析了2005年我国钢铁市场特点。   一是钢材市场需求己由超常增长转为稳定、较快增长。前两年,我国钢材产量每年增长20%以上,还要大量进口,现在这种超常规增长的条件已不存在。自2004年5月份开始,国内钢材消费已连续7个月降低,钢材产量的增加变为出口的增长和顶替进口。   二是2004年我国钢铁产量同比增长20%,其中一半是顶替进口以及扩大出口,剩余一半为国内消费的增长,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2004年四季度,中国钢材实现净出口323万吨钢(钢坯折算成钢材),平均每天净出口钢3.51万吨,相当于年净出口钢材钢1281万吨。如果保持这样的状况,2005年我国就是一个净出口钢的国家,而且净出口1200万吨,这种变化将会对世界钢铁市场造成很大影响。一旦国际市场发生较大变化而不能保持目前的出口水平,大量的出口钢材转到国内,将给国内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是2005年将是钢铁成本大幅上升的一年。日本的炼焦煤价格谈判已经结束,其价格涨到100-125美元/吨。铁矿石进口价格也将涨价,估计会在10美元左右。我国吨铁的成本由于矿石的涨价将上升128元,再加上焦炭的涨价,还有电价上涨、运费上升等因素。按2004年我国产铁2.5亿吨计算,总成本上升507亿元。如果2005年我国钢材价格平均每吨降100元,相当于利润减少270亿元。再加上成本上升的507亿元,总利润减少770亿元。部分钢铁企业会减产或停产。   对此,吴溪淳提出2005年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对矿山企业来说,一是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低品位矿,低品位矿也就是低成本矿;二是利用目前的好形势,把自己矿山企业赚的钱,吸收民间资本,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建设新的矿山,以应对今后的需求;三是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对直供企业应保持矿石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对钢铁企业来说,一是在高矿价和高运价期间,不应大量囤积矿石,以减小采购风险。钢铁企业应充分利用库存,等待国外新增产量的扩大和运力的增加。二是应和国内矿山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争取矿石供需市场的长期稳定。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inggou.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